小弟每個禮拜都有在慢跑 每個禮拜跑一次10公里多 但就瘦不下來 隔天吃一吃又補回來 請問大家都是怎麼飲食的呢? ((由於早上上課 晚上又上夜班 只有假日可以跑
跟您分享一下
===============================
【運動傷害─別當假日運動員】 養成運動習慣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已是現代人普遍具有的觀念。然而,有很多民眾因為週一到五忙於工作,到了假日就想把一周的運動量一次補足,因此在週末時卯起來運動,像這樣平常不運動,到假日才將一週的運動量一次補足的族群,又稱為「假日運動員」。 其實不論職業、年齡,只要連續數月缺乏足夠的運動量或定期練習,都可歸納為假日運動員。假日運動員由於平日缺乏運動,其肌肉耐力、柔軟度都不足,關節和軟組織會較為僵硬,所以不少人假日運動後肩膀、腰部、膝蓋會因過度使用拉傷發炎,受傷部位可涉及肩、肘、腰、脊椎等需急速轉動的關節,而下肢部分像足踝扭傷、膝蓋勞損疼痛,以至大、小腿肌肉拉傷等,均十分常見;而且肌肉疼痛,更需數日才會緩減 研究證明最佳的運動頻率是一週三次,最適合維持肌耐力與骨質密度,並且有適度的休息不致造成疲勞累積與慢性傷害;假日運動員會發生運動傷害,往往因為覺得時間有限,一到運動場就開始動,看到球場就下去打,使得平常不動的肌肉與筋骨,突然碰到劇烈的運動量,所以很容易造成運動傷害。 假日運動員容易受傷的原因: 1.疏於鍛鍊平日的體適能。 絕大部分的人,都以為要作激烈的運動才算有運動到,平時便疏於以跑步來強化心肺功能,以耐力訓練來提高體適能,更鮮少以熱身拉筋來維持肌肉的彈性及肌力。於是只好在假日將一週的運動量補足,認為如此一來就能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這樣缺少身體活動量的準備,一旦運動量超出負荷,身體當然無法承擔。 2.忽視運動前熱身的重要。 熱身,不但是一們學問,更是一種習慣。多數人只做數分鐘伸展運動即以為完成熱身,甚至手腳隨便抖動一下作為熱身的虛應故事便將下場,其實停止運動的時間愈長,所需熱身亦愈多,往往數月無運動者,最少需有三十分鐘的慢跑及伸展運動,以便提升體溫,並使筋腱肌肉回復一定的柔軟度及靈活性。 3.忽略該項運動的潛在危險。 心態準備不足,身上裝備不足(穿休閒鞋跑步!),施展動作不熟(姿勢錯誤),心肺功能不佳等等,卻又在運動中爭勝、逞強使得身體超越了能耐,傷害的發生也就不意外了。 「運動並不是做激烈才算數,增加每天的身體活動量才是重點。」假日一開始就做很激烈運動,其實身體沒有維持很有彈性的狀態,運動傷害就會隨之產生,正確運動觀念應該把運動融入生活、分散著,不要集中一天做,建議身體做有點費力的活動,譬如說爬樓梯、快走或者拿一點重物走快一點等,當身體活動量越高,能量消耗越多,對健康的改善與促進也越好,當假日再做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身體也才會有較足夠的活動量負荷。
================================
不用每天跑~也可以跑一休一
每次3-5K也可以或是慢跑30分鐘以上
比起假日一次跑10K來的安全又健康
我相信您的體重一定會下降
昆kun wrote:
小弟每個禮拜都有在慢跑 每個禮拜跑一次10公里多 但就瘦不下來 隔天吃一吃又補回來 請問大家都是怎麼飲食的呢? ((由於早上上課 晚上又上夜班 只有假日可以跑
熱血史丹利~~GO!GO!GO!
因為你吃的量絕不可以少於基礎代謝,
否則你會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很難瘦~
一週跑幾公里不是重點,
重點是
1. 你每次跑多久???
建議: 30分鐘以上~50分鐘(一般我都建議一次跑30就好)
2. 你的心率有沒有過快??
高過一定的程度,你可能會進入無氧,
最簡單的方法是,你在跑步的時候,
還有沒有辦法正常說話?
用你還能說話的速度去跑,燃脂效率應該會不錯。
3. 你吃進多少食物 & 吃了什麼食物?
消耗 300卡+基礎代謝假設是(1500卡)= 1800卡,
但你吃進2100卡,怎麼會瘦?
吃進約1500~1600卡,你就可以慢慢瘦下來了。
如果你吃進的都是油脂較高的食物,
那你體脂肪也只是減的很慢而已,
減少脂肪的攝取,以及糖分的攝取,
你自然會瘦。
跑步絕對可以幫助瘦身~
但前題是你沒有吃進更多食物,
特別是油脂高的食物,或是糖分高的食物。
運動後的攝取你又吃了什麼??
吃對才會瘦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