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步頻步幅何者為重?

常逛到有人說要加步頻、也有人說要跨大步
可是加步頻的同時,步幅也縮減了
跨大步的同時,步頻也縮減了

當然理想狀況是加步頻而維持住步幅、或跨大步而維持住步頻

可是對一個跑者當他有著身體自然習慣的步頻及步幅時
加步頻就會減步幅,加步幅(跨大步)就會減步頻
要他維持住一項而只加另一項,這需要時間練吧?

以跨大步來說,總難免會縮減步頻
好,步頻維持住了,他還是會持續想跨更大步,步頻又變動了
(我朋友跑步從新手跑到現在可以十幾公里,他每次跑步都一直告訴自己跨大步,邁步,腳步再大一點)

到底是何者為重呢?步頻步幅

要怎麼練跑才能把步頻步幅都拉上去?
2013-09-09 14:4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步頻 步幅
我認為應該是在步頻練到能夠維持在某個有效率的數字之後(看過一些文章好像至少90+),以此為前提再嘗試加大步輻
這跟樓主的速度有關係. 如果是高手級的, 自己都有習慣的步頻, 應該不會在這兒問.
如果是一般的跑友, 大部分是要先練步頻. 大跨步持續不久.
我以前跑小步小步的時候,就是聽陳慧林的就是愛跳舞
所以我的步頻不會慢,而且是固定的那個調調
我所需要的是加大步幅
而且步幅加大後,絕對不會再用前腳掌了,嘿~想用也用不到,除非短距離衝刺狀態。
大肌肉跑就沒有小腿抽筋的問題
腳根慢慢盧,你知道在堤防上跑
一步126.5cm慢慢凸有多吃香嗎?
(當然有專業選手更大步幅)

練了一個月多,現在覺得以前全部砍掉重練是對的。

就是愛跳舞(不如跳舞)按我第4首
bcn2718 wrote:
我以前跑小步小步的時候,就是聽陳慧林的就是愛跳舞
所以我的步頻不會慢,而且是固定的那個調調
我所需要的是加大步幅
而且步幅加大後,絕對不會再用前腳掌了,嘿~想用也用不到,除非短距離衝刺狀態。
大肌肉跑就沒有小腿抽筋的問題
腳根慢慢盧,你知道在堤防上跑
一步126.5cm慢慢凸有多吃香嗎?
(當然有專業選手更大步幅)

練了一個月多,現在覺得以前全部砍掉重練是對的。

就是愛跳舞(不如跳舞)按我第4首


多謝提供資訊
分享版權音樂要注意一下
這個跟我的認知有一點不一樣耶
如果一直跨大步而使用較慢的步頻
如果肌力不夠的話 應該膝蓋會比較容易受傷甚至爆掉
BCN大大應該是跑一段時間了 初期已經先練好步頻的基礎 肌力也慢慢足夠了
入門者貿然就直接跨大步幅衝很容易受傷滴 還是要先從步頻開始比較妥當說
原來是要先把步頻拉上去,再慢慢加步幅
謝謝各位指教

bcn2718 wrote:
我以前跑小步小步的時候,就是聽陳慧林的就是愛跳舞
所以我的步頻不會慢,而且是固定的那個調調
我所需要的是加大步幅
而且步幅加大後,絕對不會再用前腳掌了,嘿~想用也用不到,除非短距離衝刺狀態。
大肌肉跑就沒有小腿抽筋的問題
腳根慢慢盧,你知道在堤防上跑
一步126.5cm慢慢凸有多吃香嗎?
(當然有專業選手更大步幅)

練了一個月多,現在覺得以前全部砍掉重練是對的。

就是愛跳舞(不如跳舞)按我第4首

bcn大,你那網址的不如跳舞我沒辦法下載
我由別處下載了不如跳舞,偵測後發現它的BPM只有140

所以...
一、你腳步都有踏到歌曲的拍子上的話,你的步頻只有140
但照理來說不太可能,因為剛開始跑步的新手都起碼有15X的速度了
二、你的步頻跟你聽的節奏沒關聯,也就是說耳朵聽這個速度、腳踏那個速度,你的腳步跟節奏拍子沒搭上
三、你聽的不如跳舞不是陳慧琳唱的原版速度,而是加快混音版的(BPM速度不只140,可能160、180)
但也不太可能,加快也沒加那麼多幅度的,音質會失真變形(變尖銳)

若是140的不如跳舞,可能你一直以為它就是超高速(因為節奏感重)
但其實它只是140而已,你的步頻也只有140

對於大家步頻都有160-180來說,刻意跑140步頻的話
步幅的確會很大,甚至超越126.5Ccm

當然了,一切只是猜測(憑標準速度的不如跳舞是140來推估)
我下載不到你推薦的那首,所以不知道那首的速度
此文章已有文章違規回報, 若您仍要進行回報, 請完成以下欄位。
大貓兒哥 wrote:
常逛到有人說要加步頻、也有人說要跨大步
可是加步頻的同時,步幅也縮減了
跨大步的同時,步頻也縮減了...(恕刪)

你可以看一下你是屬於 "高腿力/低腿速" 還是 "低腿力/高腿速" 的人 (紅/白/粉肌比率).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屬於 "低腿力/高腿速". 這種人建議如下..

研究顯示, 同樣的跑速, 較短的步幅 (較快的步頻), 使得膝蓋/臗部受到的衝擊力負擔較輕.

以減少位能不必要消耗的角度來看, 最重要的因素是
A. 不要往上跳太高
<=== (簡單國中物理) 每一步不要在空中 (兩腳都離地時) 停留過久
B. 腿腳不要刻意對地出力
<=== 每一步不要在地上停留過久

A + B <=== 較快的步頻

當可以用較快的步頻有效率而且輕鬆自然不刻意出力的跑姿慢跑到一定的程度時,
可以開始嘗試加快跑速.
加快跑速時 ***不要*** 刻意出力往前跨大步. 整個身體(從腳開始, 不是只傾上半身)更前傾多一點, 保持高步頻(或稍微更快), (潛意識: 前腿: 為了避免向前摔倒, 輕輕的快速揮動大腿膝蓋保持彎曲保持平衡;) 後腿: 腳往屁股方向更稍微提高一些. 如此, 速度自然就會加上來, 跨步的距離自然就會變大.
如果想跑更快, 你可以練一下大腿前後劈的柔軟度, 例如瑜珈的 "拜日式", 幫助快速揮動大腿.
按中間黃色的那個
然後靜待秒數倒數
會出現綠色的download,按它
或是我寄給你都可以,我下在桌面了
這條我聽了會熱血,不知不覺間就會加速到我步頻極大值
要不然你看幽遊白書好了,飛影在使用炎殺黑龍波
你就想像自己是那條黑龍波在飛,煉獄殺燃燒所有人
以前在操場上跑步,我的眼睛都是看操場半圈對面在跑的人,我要超越他..

「其實跑步啊,要跑得輕鬆,這樣才會省力」,把腿前後劈開了,跑步就輕鬆了;以前真的是全身用力過猛蹦太緊小步小步小肌肉跑,步頻到極限才會受傷。

我的步頻是175,前幾天在操場測過。平常就要練習把腿前後劈,運動之前要暖身,你有看哪個選手是小步小步在跑的,但要跑大步千萬要注意梨狀肌拉傷這個毛病,很恐怖的。

ps.柏油路很硬,鞋底穿厚點。

大貓兒哥 wrote:
原來是要先把步頻拉上...(恕刪)
> 我的步頻是175,前幾天在操場測過。平常就要練習把腿前後劈...

步頻175/分 x 步距 1.265m = 221.375m/分 = 4:31/K
這速度對一般人來說算相當快的.

但如果要運用到其他一般人身上, 當人們跑步還沒練好到一個程度, 他們只有辦法慢跑, 跑不快,
當跑速不快又同時要劈大步, 那意味著他必須用很慢的步頻,
而很慢的步頻意思就是每步身體在空中的時間比較久,
而(簡單國中物理)身體在空中的時間比較久, 意思就是跑者 ***一定要*** 腿腳多出力多往上跳高才可能.
跑速慢 + 劈大步 => ***一定要*** 腿腳多出力多往上跳高 => 不可能是輕鬆有效率的跑步動作.

所以 ***慢跑*** 時一般各種找得到的研究和各門各派教練甚至電視節目都是建議用高步頻 (170~190步/分) 短步距.


> 柏油路很硬,鞋底穿厚點。

柏油路很硬, 練到腳落地輕一點. <<< 其實這個應該最先練, 不是先糾結在快慢大小. 但步頻快 => 不會跳高 => 可能可以幫助落地輕一些 (落地輕有很多要素, 不要跳高是其一).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