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目標不外乎兩件事,跑得更遠更快,遠有個明顯的上限,有人是5K,有人10K,有人是半馬,有人全馬,少數超馬。但速度就不是那麼容易設一個目標了,誰不想5分速、4分速、甚至更快。
7月24日收到慢跑GPS錶後,開始慢跑。跑了一陣子就想跑得更快更遠,但問題就來了,看了一堆教跑步的方法,簡直五花八門,持續跑、漸速跑、節奏跑、慢長跑、間歇跑(又分100、200、300、400、亞索800)、跑1K休200m…
回到最初,我若是什麼都不懂只想跑得又快又遠的人,我大概會用我自己預設的步速比如5分速一直跑下去,直到沒力就停了,然後,下次繼續跑,隨著時間累積,會越跑越遠。然後,跑到一個距離後,比如10K,就不會想再跑更遠了,於是,就想跑更快。
結果,一段時間後,比如,10K50分,然後呢?下個目標?更遠?更快?心中漸漸冒出一堆疑問?大家一起來討論吧!
Q1:第一個問題是,一開始要如何跑?
A:我自己的答案有3種
(1)一開始用自己想要的速度一直跑,跑到沒力為止。這時會有兩個數據:距離(比如3.2K)、平均步速(比如6:30)。繼續努力跑,得到一個進步的數據4.2K、6:18,以此類推。也就是說「盡力跑到沒力為止」的跑法。
(2)設定一個距離如5K,就用最快的速度跑,跑到沒力了,就死撐活撐到5K。配速可能是前2K4~5分速,後2K6~7分速。也就是「預設距離前衝後拖跑完法」。
(3)設定一個距離如5K,一開始用較慢的速度比如7分速跑,等最後1K覺得有餘力,提高速度到6~5分跑完。也就是「預設距離前慢後衝法」。
0857~~ wrote:
不知你每次跑步間隔是...(恕刪)
這陣子工作較不忙,我幾乎是天天跑,從7月24日跑到現在8月17日共跑了23次了▼

小學曾待過二年足球隊,或許因此養了一個底子,後來也一直有打球,羽球、桌球、網球…,但最近三年因故停止打球。我在第三天時膝蓋外側會痛,後來就完全沒任何異樣了。我不是莽夫,身體有狀況會降低強度甚至停止。第一天開跑的日誌▼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三種方法都試過,第一種速度最快,但跑的公里數較短,若心裡預設某個距離的話,會很沒成就感。第二種速度次快,但跑完很累,像比賽的感覺。第三種速度較慢,但跑完沒那麼累。我的疑問是,哪一種跑法進步較快?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