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r Pegasus+30 |
第一雙先看到的是Air Pegasus+30。Pegasus這個名稱的意思,在希臘神話裡面是指擁有雙翼的天馬,而Air Pegasus的命名則源自於人類對於翱翔在天空中的渴望。過去Air Pegasus系列的款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有很好的耐久性,另外在舒適度以及緩震性的表現也都不錯,所以一直受到許多資深跑者的喜愛。

這雙鞋拿到手上的第一個感覺是很堅固紮實,首先看到側面的部分,此款的配色主要為黑橘白三色。前段為黑色,中後段為帶有一點漸層感的亮橘色,配色上很引人注目。

鞋面的部分使用了工程網眼(Engineered Mesh)設計,能提供更好的透氣和支撐性。

中段品牌勾勾標誌為黑色,而中足的鞋鞍片部分由網眼面和無縫飾片組成;其實在勾勾標誌下的鞋鞍片還有一點小巧思,就是在光線不佳的情況下會有反光的效果。

反光效果的設計延伸到鞋跟的部分。

再繼續延伸到鞋子內側。

中底側壁的切口設計,目的是要提高衝擊力量的吸收,讓跑著的雙腳著地時更加平穩。

可以看到後跟的部分設計的很簡單,沒有任何的品牌相關標誌,一樣使用了工程網眼提供腳跟包覆的舒適感。

再來看到內側的部分,從前到後的設計與外側看起來很雷同。

在內側鞋跟的地方可以看到Cushlon的字樣,這種泡棉材質能同時兼具支撐感與緩震,比傳統Phylon泡棉舒適且更富有彈性。

再來看到正面的部分,鞋帶與鞋舌一樣為橘色配色。

在鞋尖的部分可以看到一個小的勾勾標誌,這樣的設計個人覺得就帶出經典款復古的味道。

鞋舌最上方的標籤部分,可以看到品牌以及型號名稱。

鞋舌的內側標籤註明尺寸與產地,這款的產地為中國。

橘色鞋帶的部分採用扁平式設計。

接著從正上方看看整個鞋型,可以看到鞋口的部分厚度算蠻厚的。

鞋室內可看到鞋墊一樣為橘色的,上面印有FITSOLE2 FIT+CUSHIONING+SUPPORT的字樣。

再來看到左腳的部分,鞋墊拉起來可以看到鞋室內有感測器裝置的凹槽,不過這種凹槽設計還是一樣很難把感測器取出來啊!


橘色的鞋墊使用Fitsole鞋墊,具有不錯的舒適感和支撐效果。

鞋墊的背面顏色是很特別的深綠色,感覺有點像浩克的皮膚XD

最後看到的是鞋底的部分,鞋底彎曲凹槽外側比內側深,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慢跑腳部能更自然平穩。第一眼看到鞋底就有種很耐操的感覺,因為外底使用了環保橡膠Waffle的材質能提升耐久性,並且提供不同地面上有更好的抓地力,對於跑量大的跑者來說這點相當有吸引力;鞋弓的部位可以看到有NIKE+的標誌,看到這個標誌就知道可以支援感測器的安裝囉;另外後跟的部分則是使用了Nike Zoom的氣墊,能提升避震的舒適感。




LunarGlide+5 |
第二雙看到的是LunarGlide+5。上一代LunarGlide+4之前曾被《Runner's World》評選為2012 年最佳更新鞋款(Best Update of 2012),這次LunarGlide+5則是以更輕的重量為設計重點,比上一代重量更輕但同時維持穩定度與舒適度,而且這一代的外型給人的感覺更加的流線有型。

這次借到的款式配色為灰白紅搭配,首先看到鞋外側的部分,個人覺得中底的波浪弧線讓整體很有科技感。

鞋面一樣使用了工程網眼(Engineered Mesh)的網布,能在提供更好的透氣功能下維持所需的支撐性。

鞋面使用了動態飛線(Dynamic Flywire)的技術包覆了中足和腳弓,能提供足部更好的貼合感。而且這款動態非現的配色是使用帶點螢光的粉紅色,除了好看之外還能提升安全性。

大量的動態飛線其實在整個鞋面的網眼網布底下都可以清楚看到。動態飛線的功能,在於能讓跑者在綁緊鞋帶時鞋面能緊包雙腳,而鬆開鞋帶時也能同時放鬆,讓跑者可依照個人需求做貼合度的調整。

把鞋帶鬆開後,從裡面可以清楚的看到Flywire穿過鞋帶環的方式,可以減少鞋帶對腳背的壓力。

後跟的支撐夾能提供慢跑時更好的穩定性。

鞋跟的部分有著Lunarlon的字樣,這個受到許多跑者喜歡的Lunarlon緩震系統,是使用了柔軟但有彈力的泡棉核心,包裹在支撐性泡棉托板中,能提供更好的避震舒適度同時兼顧支撐性,如果有穿過前一代的朋友應該對於Lunarlon的柔軟度表現印象深刻。

正後方腳跟的部分一樣設計的很簡單俐落,沒有任何的品牌相關標誌,只有一條上下的接合縫線。

再來看到內側的部分,與外側幾乎是對稱的設計。

在內側的後跟可以看到DYNAMIC SUPPORT的字樣。

這個中底的動態支撐平臺,是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穩定度,並且同時保有中間支撐柱的硬度。

鞋舌與鞋帶的部分使用了紅色,而在鞋舌頂端可以看到品牌標誌與鞋款的名稱。鞋舌使用類似襪套的設計,除了方便穿脫之外,鞋舌也不會因為運動時造成滑動。

鞋舌的內側可以看到產地與尺寸的標籤,這雙的產地為越南。

鞋帶採用扁平式的設計。

再來從正上方看看整個鞋型的比例,鞋口的開口比Pegasus+30略大一些。

鞋口的部分使用了柔軟泡棉,提高後跟的整體包裹性,另外可以看到紅色的鞋墊上一樣寫著Fitsole的字樣。

把整個鞋墊拉起來,在左腳的部分一樣有感測器裝置的設計,但設計一樣不方便取出啊!

再來把整個鞋墊抽出來,一樣使用的是Fitsole鞋墊。

鞋墊的背面則是黑色的,並有防滑的溝槽。

外底的部分使用了Waffle環保橡膠材質,而後跟使用的BRS 1000碳素橡膠能提升高磨損區的磨損消耗;另外底部的Natural Motion彎曲凹槽切割方式,則能增強足底的靈活性。不過這次借到的樣品鞋鞋底前足白色的部分已經有點髒掉了,請大家不要誤會怎麼看起來是灰灰的XD



因為這次向廠商借到樣品沒有適合的尺寸,所以很可惜無法提供實際的穿著感受與大家分享。


以上就是這次的兩款新鞋開箱介紹,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