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DIDAS RESPONSE STABILITY 5不專業開箱文,120km後的感想

過年前跟家人打賭過年後體重要下降到90kg以內而開始慢跑減肥
過年後 踏上體重計一秤之後 一驚之下 決定開始認真並規律的慢跑
於上下載adidas micoach app並上micoach網站製定減重計劃
從3月底至6月底 慢跑累計里程大約跑了170km
從一開始只能跑15分鐘 到現在可以跑40分鐘約6km
然後發現平常上班+慢跑穿的鞋子鞋底磨的差不多了

都是前腳掌外測磨損 上論壇爬文了一下
才了解我跑步是屬於內旋不足+前角掌先著地的跑步方式

然後上班時 膝蓋撞到機台受傷了2個多星期
7/11上星期四回診時 醫生宣告傷口好了 不用再回診了
幾天下來走路都不會有痛的感覺了
是可以恢復慢跑的時候了

昨天7/14(日)跟老婆特意去買新鞋adidas response stability 5
為了鼓勵老婆跟我一起挑戰11月屏東的單車國道馬拉松
他也買了一雙鞋 adidas response cushion
以下簡單開箱







老婆的鞋 adidas response cushion


以上 ^_^

這雙鞋時放在台中 假日休假回台時 才有穿它出來跑步
1個半月下來 只要假日沒特別的事或沒下雨
都會去慢跑 每次約5km左右 共跑了57km
穿上鞋子的樣子 鞋子挺好看的

跑了57km後鞋底狀況

前腳掌磨損狀況算還蠻平均的 中間及外測均有磨損了一點點 不像之前那一雙嚴重偏外側磨損
以下是這幾次的慢跑紀錄










昨天下午雨停了 地面積水也退的差不多了但還有些濕濕的
剛好用來測試抓地力 跑了一小圈中科
上下坡均不會有打滑的現象 抓地力很不錯
這幾次跑步下來 感覺這雙鞋避震效果不錯
腳步踏下去要往前時也不會覺得笨重 轉彎感覺也很順暢
雖然我跑的距離都不常 但目前我對這雙鞋感到非常滿意 ^_^

到目前為止 這雙鞋只有假日回台中時在中科道路及東海大學操場慢跑
從一開始的每次4~5km到現在的每次6~9km不等 這些時間下來也累積了120km的里程了
剛開始穿這雙鞋的時候 覺的鞋子穿起來很舒服 包覆性很好
跑步時腳踏下的時候 可以明顯的感覺鞋子的吸震感 避震效果我很滿意
腳步踏下去後 要抬腿往前的時候也可以感覺地面的反作用力轉成動能幫助腳往前

慢慢的 最近開始把慢跑距離拉長 發現這雙鞋的缺點慢慢浮現了
那就是鞋子的重量造成的跑步中有重托的感覺出現
或許是我的肌耐力不足造成重托的感覺
不過 我並不是那種要跑很快的人 我純粹只是慢跑練身體
所以 我覺的這雙跑鞋對我這種體重太重 而又純粹慢跑練身體的人來說
這雙鞋其實蠻不錯的 非常適適合平時慢跑練身體
2013-07-15 8:20 發佈
一起運動很好阿~有共同的興趣! 加油~
美國軍方做過大規模的研究,讓入伍的新兵操練的時候分成兩組。一組是作足測,並且依據足測的結果發給適當的支撐/緩衝型跑鞋。另外一組不管足部狀況如何一律發給陽春跑鞋。經過新兵的操練之後,發現其中一組的受傷機率比另一組高。猜猜看是哪一組?


書名:運動黃金二十分鐘



提示:商業操作 vs 真實效果
Apple=王道 機器人=抄襲 窗戶=死定
美國軍方做過大規模的研究,

多大?我們是美國人?

新兵的操練指的是什麼?

打靶?拉單槓?伏地挺身?

發現其中一組的受傷機率比另一組高

那裡受傷?大腿?小腿?膝蓋?腳踝?腳底板?

受傷機率是幾比幾?受傷機率高又是高多少?
書裡都有寫。不過第二個問題滿可笑的,你穿的那一雙鞋是由台灣的實驗數據設計出來的?中國強嗎?

有些人聽到美國眼睛都紅了,這樣子不太好
有能力肯創新或實驗,不管是那一國都要給予讚賞
我猜實驗結果一樣~~
美國大兵的體重是有限制的
youngadidas wrote:
過年前跟家人打賭過年...(恕刪)
書中敘述,美國軍方讓陸海空三軍的新兵部分穿上根據腳形選擇的跑鞋,部分穿上穩定款的跑鞋,結果跑步受傷的比率以穿著根據足部特徵選擇的鞋子為最高。

另外有一項研究顯示,內旋過度的人依據現行理論穿著動作控制型的鞋款,反而受傷比率最高。

總而言之,目前所有的「足測」與選鞋的理論,都沒有實驗可以證實有效性。相反地,目前所有的實驗結果幾乎都是與其背道而馳。

以上是運動黃金20分鐘書中所敘述的內容。

另外,美國新兵超重的情況所在多有。
Apple=王道 機器人=抄襲 窗戶=死定
lz可是90kg以上
如果用膠鞋
會去看醫生的
像我本身體重還蠻重的(172cm 96kg)

所以阿 我覺得鞋子避震緩衝效果對我來說就很重要

不然腳因此受傷就不好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