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常看到怎麼練正確姿勢的討論,最近看到跑者的分享,提到快抽筋的情況,而改用不同的肌肉部位或較不同的姿勢來跑,以分散掉原來肌肉疲勞的部位。很好奇除了什麼是正確姿勢的議題外,有沒有什麼指引可以知道,怎樣練或怎樣跑,是在運用腿的什麼部位?可以均衡發展,累或需要的時候可切換施力的部位?
不建議使用這種方式會受傷之前就知識不足因為這樣受傷現在砍掉重練好不容易慢慢復建回300k/m跑姿正確一個地方再動的同時另一個地方相對的就會休息到協調性是比較重要的除了上下坡跑姿建議固定跑不動停下來走就好了
solewa wrote:較常看到怎麼練正確姿...(恕刪) 我覺得用自己最習慣的跑法跑就好了,把肌力練強,也減少受傷的機會,以我自己為例,我會2種跑法,就從小就習慣的跑步姿勢的和現在學的姿勢跑法,練跑的時後會換來換去嘗試,姿勢跑法明顯比較輕鬆,但很不習慣,總覺得腳不像自己的,步頻很難控制,一直被帶著跑。而從小用到大的跑法,雖然感到比較自在也好控制,但腳的累積疲累的速度的確比較快。如果可以,我是希望慢慢變姿勢跑法,選擇一個自己覺得最輕鬆省力的跑法練習,我覺得會比換來換去好。
我來說一下個人比較極端的經驗請看16k那裏的下坡,-15%很陡的下坡第一次:正常跑=大腿痠到痛,想用走的(沒有抽筋感)。最後2k只有7'40第二次:交叉跨步跑(馬克操)。最後2k還可以衝5'30感覺:原本繃緊的肌肉放鬆後,血液恢復流動,肌肉確實有休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