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跑完1月份「MIZUNO都會公園」半馬後,
膝關節外側就發生問題了,大約位置是膝關節外側韌帶處;
膝關節不管從彎曲到伸直或是伸直到彎曲,在動作轉換的瞬間痛就產生了,
痛大約會持續2~3天,然後就好了,後續也看了復健科醫生,照了X光卻也看不出所以然,
依指示做了微波復健等療程卻也沒多大改善,請網友分享或建議相關的醫護。
謝謝大家!
受傷前,平日跑距12K、速度約5:40/K,3~4天跑一次。
受傷後,距離僅能跑7~8K、速度約6~7分/K,一星期一次。
3/24 「清水高美濕地」21K完賽,速度約7:20/K。〈原以為會被回收〉
目前繼續復健中。
我建議你休息四至八星期,完全不要跑,這中間休息的時間持續的做腿部肌肉的訓練,外加瑜珈滾輪IT bAND的按摩(髂脛束按摩)。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但這樣做對普遍的跑者膝應該都適用。
以我的經驗,我雙腿都曾經髂脛束摩擦上身,主要原因是訓練過度,再加上腿部肌肉訓練不足,在痛了的兩三天之後不痛了,以為好了,又去跑,只跑兩三公里膝蓋外側又開始痛,於是休息了兩個星期之後,認為應該好了,去跑一樣在兩三公里地方開始爆發,最近這一次是在去年十月開始痛,休息了兩三個星期又去跑了員林的獅子盃10公里,在四公里後就開始跛著腳,走完十公里花了一小時半。
在這之後,我完全停止跑步,開始做美國很夯的P90X2,結果有很多訓練腿部的動作,跳躍,深蹲,負重交互蹲跳,即使做瑜珈也著重在腿部平衡,單腳負重平衡;做了許多核心訓練,腿部訓練,更強化了腿部肌肉與平衡,直到過年期間完整的休息兩個月後,開始跑步,從間隔一星期跑五公里的距離,再來是間隔五天跑一次六公里,接著是跑一休二的七公里,到現在我可以開始跑一天休息一天,距離雖然還是七公里,但每一次速度都更快了一些;目前為止除了覺得腿部變得強壯,偶爾會有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心態,錯認膝蓋好像有狀況,但每次跑完休息後都健康無礙,接下來我還是會持續地做P90X2,繼續強化全身肌肉與平衡,也繼續朝十公里和五月份的八卦山台地馬拉松的半馬邁進。
希望我的例子可以幫助到你。
白色迷戀 wrote:
開始的跑步前幾年,不...(恕刪)
你說得很對!我去年右腿和左腿相繼得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休息了短暫的一兩星期就想再跑步,得來的只是繼續疼痛,直到休息到完全康復再來跑步,反而不再痛;當然希望接續下來都不要再受傷了。
完全休息個兩個月我覺得是必須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