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2013/01/14 by Battery & Faith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在這個崇尚''天然尚好''的時代,飲食要有機,住家要綠化, 放假要多親近大自然;跑步也不例外,Brooks 以回歸赤足跑感的概念推出Pure系列跑鞋,在維持跑鞋功能與保護性的同時,讓跑者能猶如光腳般地盡情奔跑。

基本資料
鞋款名稱 Brooks Pure Connect
上市時間 2012下半季
跑步類型 赤足鞋
功能性 輕量避震型
重量 220g (US 9.5/27.5cm)
楦寬 D(標準)


外觀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Pure Connect鮮橘色的外觀相當搶眼,在不同光線與角度下橘色會略為變成紅色,跟偏紅的鞋帶彷彿融為一體,搭配使用反光材質的大型商標,又橘又亮,鮮豔活潑。窄長、流線的鞋身與較低的中底落差,使Pure Connect在視覺上更顯輕盈,穿著它上路,想必會成為跑者矚目的焦點。



鞋面與內裡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鞋面由兩層網布所組成,外層是硬度較高、孔洞細密的透氣網布,支撐鞋身,也不容易沾上塵土;內層較厚的內襯能讓雙腳與鞋面更為貼合,增加包覆性,而加大的孔洞不僅有助於散熱透氣,也成為視覺上的一大焦點。有沒有覺得這開大洞的內襯好像有幾分似曾相似? 如果沒有伸進鞋內觸摸,這內襯看起來還真像透氣的乳膠床墊呢!



Pure是Brooks為赤足鞋款特別設立的鞋系,鞋系圖案是個圓圓大大的P字,這個Q 版的圖樣不僅可愛, 也貼切地傳達了Pure系列Q彈的跑感;腳跟周圍有加厚填充,內置增加穩定性的支撐片,並外覆光滑的聚酯布料 (黑色) 方便穿脫。

鞋舌上層是輕薄的類麂皮,防止鞋舌滑動並增添質感,與腳背接觸的內層則增加填充並外覆和鞋跟一樣的布料,讓鞋舌與腳背更為貼合。鞋帶則是配備凹凸有彈性的款式,綁上了就不易鬆脫,是很貼心又安全的好設計。


中底設計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為了模擬赤足的跑感,Pure Connect鞋底前後落差只有4公厘,而鞋中底到地面的高度約為2公分,並不算非常地薄,或許少了一點路感,但卻提升了緩衝效果,也讓這雙鞋能適用於更多不同的地形;鞋頭略微上揚的設計,是為了模擬赤足跑步前腳掌落地時的角度,讓跑者即使穿著鞋,雙腳也能有彷彿赤足奔馳般的動態。

鞋內側一覽。足弓處沒有任何穩定性的構造,Brooks原廠將這雙鞋定義為輕量緩衝型的跑鞋,一般的跑者應該都能當作日常練習之用;可以看到鞋身內有黑色放射狀的支撐條,維持鞋型,讓鞋身不易在跑步時皺摺,鞋頭與鞋跟的環狀合成皮也有同樣的效果。

Pure Connect的中底運用了自家的避震 (DNA )與環保 (BioMoGo) 素材,並無其它避震構造,以此達到輕量與較低中底厚度的訴求。注意到Brooks商標中央內側兩條灰色的Nav Band了嗎? 這個橫越鞋身與鞋舌的固定帶,能增加鞋舌、鞋身、與足弓三者的貼合性,避免腳或鞋舌在跑步過程中有滑動的感覺,猶如量腳訂做般地合腳。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鞋跟末端以圓弧狀往上收尾,這個稱為IDEAL Heel的設計,配合內外約有3公厘落差的鞋跟,可以減少腳跟觸地的面積與時間,讓跑者更容易習慣中前足著地,並增加跑步時腳跟離地前內側的支撐。

大底構造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有別於市面上其它赤足鞋款,Pure Connect不採用全平面鞋底,而是仿照人腳掌動態、在重點部位以橢圓球面與區塊式的平面搭配來設計,其它部位則簍空以減輕重量並讓跑鞋適用於凹凸不平的路況。和中底素材相異,大底使用了較為耐磨的橡膠材質,延長使用壽命。




前腳掌內側、拇指球下方的鞋底是橢圓球面,有助於減少阻力,讓腳掌落地後能更快速流暢地滾動至腳尖離地;前腳掌外側的平面區塊,則增加了緩衝面積,同時也能保有鞋底的彎曲性。

鞋跟內外側也有差別,內側的平面區塊提升了支撐與穩定效果。考量了跑步時腳掌是先由外側碰地,再順勢由中足滾動到前腳掌離地,外側與足弓處的大底也依照這樣的動態軌跡來設計。從許多細節,我們都看到了Brooks設計跑鞋的用心。


實測-充滿期待的開跑

Brooks Pure Connect 的來頭不小,筆者在測試前已先有期待,想趁機了解這雙挾著Runner’s World「最佳上市鞋款 (Best Debut)」光環的跑鞋,到底有什麼能耐和特別之處?實際上路之後,除了感受到優異的包覆性外,最直覺的感受是雙腳著地時的觸感,這雙訴求裸足系列、低落差的輕量鞋款,不同於一般裸足跑鞋雙腳觸地時硬梆梆的著地感,反而像是踩在一層薄薄的乳膠墊上的Q感,避震效果十分明顯。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鞋身部分的Nav Band設計包覆性優,會有將腳背、足弓束起來的感覺,對於跑了多年,可憐的足弓已經有點塌陷的雙腳有輔助的效果。再則,筆者腳型比正常略寬一些,Pure Connect的標準D楦頭並沒有太緊的拘束感,腳趾頭的活動性還算靈活。

前腳掌部位的鞋底提供足夠的柔軟度,能幫助腳掌著地到離地推進時的轉換動作更具效率。鞋底的設計凹凸有致,一顆顆指頭般大小的膠塊,比平坦的鞋底設計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讓跑者對路面的狀況的掌握更有信心。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腳上測試的這雙Pure Connect,亮橘的顏色確實醒目,搭配商標的灰黑色箭頭,看起來有種熱血沸騰的戰鬥氣息,習慣赤足或是姿勢跑法的跑友,很適合拿這雙輕量跑鞋來參加路跑賽事的比賽用鞋。至於適合長距離或是短程使用,要看個人對姿勢跑法使用肌肉的鍛鍊是否到位,否則雖然彈性好、避震效果不錯,但是因為力學設計偏向前中足著地,若沒有使用核心肌群來跑步、或是小腿不夠放鬆,就很容易變成用小腿出力在跑,造成小腿痠痛。跑久了也會覺得腳底有些痠,因為運動會使用到以往穿一般跑鞋時較少運用到的足底肌肉。

總結

戴著Best Debut光環的Pure Connect確實是雙與眾不同的跑鞋,具有裸足、低落差的工學設計,但同時具備一般路跑鞋的避震效果,很適合用來當作練習姿勢跑法的訓練鞋。因為輕量、同時著重前、中足著地的設計,對於已經具備一定姿勢跑法基礎的跑友,也很適合當成比賽用鞋。然而,對於喜歡接近真實赤足感的裸足鞋愛好者,具備彈性、避震效果的Pure Connect或許不是您最佳的選擇。

穿赤足鞋款最好能循序漸進,慢慢增加跑步里程或時間,讓小腿肌肉、足底肌力和靈活度穩固地建立起來,才不會因雙腳一下負擔太大而受傷。雖然Pure Connect比一般赤足鞋款更Q、避震效果更佳,會引導跑友不知不覺把里程數一下子就拉高,建議跑友們穿著時仍應循序漸進,讓雙腳習慣赤足跑法,逐步鍛鍊到以往少用到的肌肉,避免受傷。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最佳上市」 Brooks Pure Connect  實際鞋測分享
2013-01-22 17:49 發佈
RUN HAPPY wrote:
2013/01/14 by Battery & Faith...(恕刪)



請問大大入手地點和入手價?

我今年目標也想穿赤足鞋跑馬
BROOKS PURE系列的鞋子真的不錯,
比自家的ghost系列更有彈性,
而且又輕,跑起來很舒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