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從事赤足跑法和越野慢跑的風氣日漸興盛,越來越多跑者想遠離城市的操場和道路,到
戶外挑戰難度較高的山徑地形進行赤足慢跑,同時能接觸大自然和鍛鍊雙腳肌力,但對從小
有鞋子保護的都市人來說,山間地形太多難以預測的路況和起伏多變的坡度,要赤腳從事越
野慢跑實在是有點困難、危險性頗高。
而一般強調多功能及保護性高的越野慢跑鞋款,大都採耐用厚實皮料網布和較高、刻紋深的
橡膠大底,使得貼地、靈活性不佳,重量也偏重,對於想要從事赤足跑法的族群來說需求差
異太大,而Merrell Trail Glove就是針對這兩種需求所發展出來的產品,至於此款的特性和
功能如何?以下有相關介紹和穿著心得,分享給各位。
鞋款資料

名稱:Merrell Trail Glove
重量:7.0oz(男US.9)
中底前後高度落差:0mm
定位:赤足型(越野)
各部位介紹

面部採用柔軟舒適的透氣網布。

鞋頭和腳踝部分以合成皮料做補強,尤其鞋頭皮料表面又特別塗上一層漆(黑色)
,加強對腳趾的保護性。

鞋舌和腳踝使用觸感舒適止滑的內襯材質,防止腳跟在運行時滑動。

無內置鞋墊,可提升足部對不同地形及路面的感受度。

鞋身兩側與銀色TPU做熱熔接合,保持鞋身輕薄並增加支撐性。

鞋帶部分設計相當特殊,鞋舌先車縫上織帶,兩端刻意留的較長(1),穿過鞋帶孔後
(2),接著將鞋帶穿入織帶環中(3),可防止鞋舌在運行時滑動和偏移,並且能依照
個人腳版中段寬窄做適當鬆緊調整。
尺寸選擇

本身大都穿著US9.5,從外觀來看原本以為要小半號,試穿後感覺腳趾部分較寬
,活動空間足夠,很適合腳版較寬的跑者(個人就屬此類型),有嘗試小半號,因
鞋身中段設計較繁複,使內部空間縮小,感覺稍窄腳背也略緊,所以還是維持原
來尺寸。
底部結構

中底為4mm泡棉材質和一片式Vibram橡膠大底構成,區塊分布密集。

中底和大底之間前腳掌設置吸震片(紅色圈起區域),使前腳掌為整個大底最厚的
部位,在運行時能導引足部以前掌落地,減少後跟著地的情況,並且具有彈性和
回饋感,能讓步伐交替更加輕鬆。

值得注意的是,腳趾和前掌之間刻意將橡膠內縮產生落差(紅色指標),有助於腳趾
施力和提升對地面的控制性。
實際測試

基本資料
身高:173cm
體重:56kg
PU跑道
因先前從未穿過這麼貼地的赤足型鞋款(Trail Glove前後腳掌高度皆為10mm),起
初就先在PU跑道上使用,剛開始因Trail Glove中底高度只有4mm加上全掌橡膠大
底,尤其前掌又設置吸震片,不知是否能適應所以才挑PU跑道做練習,因PU跑道
路面彈性佳具些微吸震性,跑起來較安心,剛開始感覺偏硬但回饋感不錯,底部貼
地性十足、路感清晰。

由於本身大都穿著Nike Free赤足型鞋款(圖右),將姿勢修正習慣以前掌落地,因
此很快能適應Trail Glove著重於前掌的配置,到了3K後偏硬感逐漸消失,腳步聲
也變小,有越跑越順的感覺,但8K之後小腿和腳底開始略微酸痛,擔心增加負擔於
是將速度放慢,才減緩痠痛這情形,個人一直有保持長跑的習慣,對自我腿足部肌
力還蠻有信心,但跑完後仍不免感到痠痛(尤其是腳底)。
草地及泥土

路面柔軟,緩震性佳能吸收衝擊力,跑起來輕鬆無負擔,能感受路面起伏變化,很
適合做為剛開始使用的場地。
柏油路

是所有測試路面中赤足感最為強烈,可明顯感受路面不平整或碎石等異物,遇到潮濕
有水的區域抓地力維持很好,因柏油路面較硬,加上底部較薄、緩震性弱,足部要吸
收大部份來自地面的衝擊力,跑完後比在PU和草地還要痠痛許多。
如要在柏油路面慢跑,建議先在質地較軟的場地,充分習慣前掌落地和掌握此款之特
性後,再到更換到較硬的路面使用,否則很容易受傷。
使用建議
1.想體驗赤足感越野慢跑鞋款的朋友,可先在PU跑道、草地和泥土上使用,因Trail Glove
底部很薄,相對的避震性較弱,加上路面感強烈,而大部分跑者長期習慣穿著專業慢跑類
型的鞋款,突然一下子做轉換,腿、足部和身體會難以適應,選擇質地較軟的地形,可幫
助足部吸收些微衝擊力,減少負擔和產生受傷。
2.建議一開始以不求速度,短程距離為主,習慣以前掌姿勢落地之後,再慢慢將使用離和
時間拉長。

3.剛穿著時腿足部盡量放鬆,不需特別施力,因Trail Glove底部前掌刻意設計的較為突出
(上圖所示),運行時足部前掌和腳趾部分自然會先接觸地面,接著才是腳跟,一開始不適應
是很正常,但要注意足部落地的姿勢(保持前掌落地),如腿、足部過於疲憊無法維持就要立
即停止,之後隨著使用次數增多會越適應這樣的跑法。
4.等到腿部肌力有所提升不再感到那麼痠痛,也能維持足部落地的姿勢,再進階到柏油和難
度較高的山徑地形,這樣可減少受傷並得到赤足慢跑所帶來多項好處。
5.建議與一般慢跑鞋款交替穿著,讓腿足部得到休息和放鬆,訓練效果會更好。
穿著心得

1.Trail Glove外型設計簡約,鞋身在需支撐及保護部位做了適當補強,無繁複皮料
加疊,運行時能給予足部良好靈活性,在變換方向上的操控性很好。
2.中底較薄加上一片式橡膠大底,整體腳感稍硬起初很不習慣,小腿、足部容易感到
疲憊痠痛,從未穿過此類型鞋款的朋友,建議依照個人自身狀況在使用距離和時間上
做適當調整。

3.大底橡膠刻紋雖然只有腳趾部分最深,其他區域則較淺,不過已具備足夠保護性和
抓地力,並且可防止碎石等異物刺傷。

4.目前較常在PU跑道、草地和泥土(較軟地形)交替使用,磨損區域都以前掌和後跟
外側(個人為內旋不足)較多,之後更換到柏油、水泥(較硬地形)應該會磨損的較快,
以這段期間使用的情形來看,大底耐用性在接受範圍內。
5.Trail Glove著重於輕量、貼地及靈活性部分,在保護性和抓地力上自然就無法和專
業越野慢跑相比,遇到濕滑、青苔和沼泥路面抓地力就變得很弱,在運行速度上勢必要
放慢、提高專注力,除此之外大部分路況都能應付。
6.經實際穿著後,使用上建議採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增加距離及穿著時間,讓身體和
足部能充分適應此類型鞋款,才不至於造成負擔和引起受傷,整體而言對於想從事越野
慢跑或赤足訓練的跑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總評

優點
1.鞋身由柔軟的網布、皮料構成,底部輕薄貼地,擁有極佳的靈活和彎曲性。
2.鞋面網布透氣性良好,長時間使用無悶熱感。
3.無鞋墊設計,赤足感強烈,長期穿著能提升腿足部肌力群和各種路面的反應、靈敏度。
4.對於大部分乾濕路面、地形及上下坡的抓地力表現不錯。
5.除了能在山徑慢跑外,還可從事一般慢跑(起初以短程距離較佳)及健身訓練。

缺點
1.鞋帶孔最上方皮料較硬又加上金屬鞋孔,而網布材質較軟,與腳踝之間產生空隙(紅色
區域),但不影響穿著感。
2.在濕滑軟爛的泥地和青苔路面抓地力很弱,遇到這類路況步伐需放慢,才能減少打滑
和受傷的風險。
3.為了保持輕量和靈活性,鞋身除鞋頭部分皮料較厚實外,其餘材質稍軟,因此保護性
會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