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無意間發現了一件事,有次跑完我把鞋脫下,摸自己的腳覺得超熱。
當我把鞋襪脫掉跑步時比較不會覺得熱,流得汗少,也比較不會疲勞(除了腳掌與小腿外)。
為此我查了一下,adidas ClimaCool就是以這個理念設計的。
引述網頁內容:「經過adidas位于德國的測試中心實驗證明,同樣的條件下,跑者在跑步30分鐘之後,較之普通跑鞋,穿著ClimaCool時的腳部溫度與濕度都會低12%。此外,當跑者的體溫從37℃降至36度℃時,其達到體能極限的時間就會延長50%。」
但我並不想買adidas ClimaCool,我決定了要練裸足。
其實裸足先前就有練習過,但是當時操之過急導致左腳踝韌帶會輕微疼痛。

所以這次買了雙練習裸足用的鞋子,挑了許久最終決定。
New Balance Minimus MR00SB


NB Minimus提倡的概念 <=> (less is more)

紅色那雙是目前服役的Mizuno Wave Rider 14,它陪我從5k跑到24k,是雙好鞋子,NB MR00SB的00官方的意思就是腳跟與蹠球部的高度差是0。

相較於Wave Rider 14的厚實,MR00SB的鞋墊高為12mm。
Wave Rider 14重307克,MR00SB重181克。

鞋底的樣子。

黃色的部份為Vibram的鞋底,當初在挑的時候有考慮過Vibram Fivefingers。
但它的價格實在是買不下手……



鞋舌的部份與一般的鞋子不同,只有開單邊,應該是它夠軟所以才這麼做。
開單邊綁鞋帶的時候就像是布料捲曲成圓筒把腳包覆起來的感覺。

這雙鞋應該是不用襪子直接穿就上路了,我不確定,官網也沒說。
這是鞋側的樣子,只看到一條縫合面。

這是Wave Rider 14鞋側的樣子,這樣應該就可以有比較了。
Wave Rider 14可以不穿襪子上路嗎?我沒試過所以也不曉得。
因為在服兵役時,軍中無理又無用的管教使我雙腳的無名指有點變形。

無名指腳趾甲會摩擦到中趾破皮,所以我大都穿五指襪。

腳後跟的樣子。

將它壓在桌上繞曲。

穿上之後的樣子,像是腳踩著一塊墊子,然後被像是家中常用的白色抹布包起來的感覺,很軟。

隔天早上來去試試新鞋子了,這是平常跑步的地方。
今天早上多雲無雨,以夏天來說是個跑步的好天氣。

Go~go~go~我決定不穿襪子上路,但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是帶了五指襪。

這是平時跑步紀錄的表,以前有個困擾,在跑步放空時常常會忘了一些事情。
比如「我現在是跑了幾圈了?跑了多遠?之類…


第一回,龜速跑完6.4k,用連中國同事看了都會驚訝的非智慧型手機來做碼錶。
跑的過程中,第一個感覺就是腳變輕了,再來蹠球部著地變得比較自然。
把腳踝抬起來,配合身體稍微前傾,腳落地時很自然就是蹠球部著地了。
至於鞋底倒也不是全無避震,應該說讓我意外,原本我認為它應該更硬才是,比較起來只比Wave Rider 14硬一些而已,而薄底的鞋墊對路面的變化感覺比較明顯。
6.4k後尚未發生腳趾間摩擦的問題。

Go~go~go~補充完水份,第二回開始。

龜速跑完第二回,大概在10k的時候開始有腳掌&小腿的緊繃疲勞感。
跑完12.4k腳掌&小腿累了,剛好我也餓了所以今天就到此為止。
腳趾間摩擦的疑慮依然沒有出現,帶來的五指襪沒用到。


跑完伸展與閃亮亮的汗珠。

這是靠場地的玻璃窗反射拍的照片,基本上,我自己都覺得在田徑場帶著相機拍自己是一件蠻奇怪的事情…


帶著一身暢快,來去吃活力早餐。

活力早餐~很多蛋白質的生菜雞肉蛋堡+豆漿,呃…等我想到要拍照的時候,漢堡已經啃光了…。


謝謝收看,願大家都能跑得健康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