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箱】
看到主辦單位通知鞋子已寄出的隔天,我在辦公室癡癡地等著包裹,等不到櫃臺通知領件的電話,只好失望地下班。一進房門,「那..那..那…是什麼」,居然是有著三條槓的鞋盒阿!(灑花)

興奮地打開鞋盒,SNOVA Glide 4M 猶抱琵琶半遮面~

將將將將!

過去拜讀開箱文的感覺就是要把產品摸透透。一開箱,我就將慢跑鞋翻過來翻過去,從上面看、再從下面看,這種感覺…讓我想起上個月賞螢火蟲時,為了判斷公母,要數度輕巧地把螢火蟲翻過來看肚子的害羞感受(離題

把腳滑進去鞋裡,綁好鞋帶站起來,讓人有種驚喜感覺,因為好服貼,包覆感十足,連足弓的地方都很契合,畢竟過去都是在店裡頭試穿,而這次鞋子是直接寄來,還真怕會發生腳型不合的情況,更何況我沒穿過Adidas的鞋子呢

一翻到鞋底,就看到三項專利,強大的專業感油然而生。

從左至右依序為:
Torsion system:支撐中足,讓前腳掌和後腳掌的連結順暢。
adiPRENE+:緩震設計,而且不只腳跟,前腳掌的部分也有,著地時可以提升腳部的回彈效果。
FORMOTION:落點調節系統,可移動鞋跟設計。腳跟觸地時,兩片鞋底會隨路面角度,作全方位移動調整,緩衝功能可以減輕腳腕、膝蓋等關節的負荷。
鞋子內側亦有GEOFIT:合乎人體工學的剪裁讓鞋子合腳。
這雙鞋有著硬式鞋後跟,從我大拇指按壓處可以看出軟硬的界線,過去的跑鞋鞋後跟都比較軟,甚至可以踩著,因此硬式鞋後跟是我感到比較特別的地方,應該是為了固定並保護腳踝,我真是迫不及待實際上路來感覺一下了。

網布設計想必是為了透氣,還是六角形,真美型,而著重透氣性也是Adidas的招牌了。

藏在左腳亮橘色鞋墊底下的小傢伙,是可以放晶片的miCoach孔,但是暫時沒有機會使用,只好期待未來有機會朝成為更專業的跑者邁進囉。

鞋墊背面則是洞洞fashion紫色~

【體驗】
終於要來試跑了!我選擇平常練習的操場,和路跑常跑的柏油路來試跑,各測試六公里,街道的部份才有上下起伏的路線。
在戶外,SNOVA Glide 4M白橘相間,真的很亮眼。

在PU跑道跑起來,踩地感覺其實滿軟的,尤其是後腳跟,這就是FORMOTION的功能吧。腳掌部分回饋的彈力也是比想像中更好,果然是很有可以蹦跳的感覺。


在柏油路上跑,下坡是我想要測試的重點,雖然這次選擇測試的路線沒有路跑賽中常見陡死人不償命的幾公里長下坡,但是下坡時可以明顯感受到因為踩地的彈性和軟硬度,以及鞋子良好的包覆性,才能讓跑鞋為腳踝和膝蓋帶來足夠的緩衝。硬質的鞋後跟也為腳踝帶來了極佳的穩定度。儘管道路和人行道上容易出現各種凹凸不平路面,但跑起來也變得輕鬆不少。

這次初步先跑了大約十二公里,過去腳掌、腳踝和膝蓋容易"提早"出現痠痛或疼痛的感覺,延後不少,幾乎都還沒有感覺到呢,這樣想必對半馬以上的路跑賽助益很大,迫不及待穿上SNOVA Glide 4M來跑六月的半馬賽了。希望之後再來補上跑長程一點距離的心得。
謝謝Adidas給我這次開箱體驗的機會。Glide-滑行,此名果然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