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認為已找到一雙合適自己腳型的品牌鞋,隨著它陪伴我跑過的將近1200km,鞋底有些脫落,要高掛退休了。因緣際會下,拿到了這雙鞋,大家可能聽過有些人嘗試回復的原始的方式跑步~也就是赤足。沒錯,這雙是鞋底薄,腳趾到腳跟沒有高度落差,而傳統鞋大概鞋跟會高於腳趾處約8~12mm,這差別會讓你感覺像是赤足在跑步。
這是風潮嗎?事實上,在WIKI就有文章說明,在一些比賽中,就有人赤足參賽了,有興趣的人,可以延伸閱讀一下。Barefoot running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回歸正題,分享一下我的第一雙MERRELL跑鞋~
MERRELL的包裝用色相當鮮豔,有明顯的品牌商標,編號J15519/型號TRAIL GLOVE,也有樣式直接看到內裝鞋的外型,這一句"Let'sGetOutside"讓人看了很熱血,相當符合我老喜歡到戶外活動的特質。

打開盒子,鞋子在簡樸的紙盒中顯得當鮮豔,那個大腳丫的紙牌是barefoot系列的標示,在官方網頁中有可以看得到,是不是特別的想要拿起來試試!哈哈~至少我是迫不急待,感受赤足的穿著性。

"STEPPING INTO THE BAREFOOT WORLD" 穿這雙鞋是踏進赤足世界的第一步,像是歡迎你的加入,當然囉!既來之則安之,還是要用一種挑戰的心情,給它用力試一下。
LET YOUR FEET LEAD YOU!!! 這是誰想出來的標語,非常喜歡這樣自然的感覺,但是它有別於傳統,當你穿習慣現在有較高鞋跟底部的鞋(氣墊或保護),轉換時要上MERRELL官方網站,先去看看訓練的小秘訣,不過,唯一點是沒有中文的解釋,還是希望大家都要好好看看。嘿嘿,要駕馭這雙鞋,是有一些門檻的,似乎要有網路連線;要有瀏覽器;要能看得聽得懂英文,哈哈~其實不用太擔心啦!可以打電話去詢問,或是上官方網站Facebook請求支援。

來一張正面立正照,前端是橡膠鞋頭,好特別的漸層黃顏色,黑與亮橘很搶眼,一整個想像在陽光下奔馳的畫面。其實,大部分的面積都是透氣性高的網布鞋面,透風性高也輕量化。

側後方特寫,大大的M在鞋後方,完整的MERRELL就標記在外側,很有質感;底部特寫:有Vibram耐磨橡膠黃金大底,顆粒化的部分提高抓地力。

上方特寫:鞋帶有三色處理,成一體色系,底部也有Barefoot的標示,內部有支撐物保持鞋子的外型,所以外型相當飽實,像是穿鞋時的情況。

將鞋內的填充物取出,可以看出MERRELL與一般鞋子廠商的不同,可不是用紙團來填充,這像人體足部的填充物,採用的也是環保材質。

比較先前出的鞋款,這雙鞋的外型與顏色搶眼多,銀色的流線性線條讓鞋看起來輕盈,似乎有反光的效果。

官方式數據應該單腳不超過200g,忍不住好奇心,拿家中女王的電子秤量一量,雖然最小單位只到100g,也可以量出來一雙不到400g,這至少比用手感覺有依據。

開箱之後,整體上給不錯的評價,10號的大小與現在這一雙鞋的大小一樣,服貼性相當好,鞋底在踩踏上感覺平整,對地表的接觸面回饋性高,也就是說,像赤足再走路相近的感覺,而黃金大底對皮膚有一層的保護,在文章上的最上端的延伸閱讀中,有一份參考文件說到
"Most people today think barefoot running is dangerous and hurts, but actually you can run barefoot on the world's hardest surfaces without the slightest discomfort and pain. All you need is a few calluses to avoid roughing up the skin of the foot."
有這鞋子,應該是讓想保有赤足感覺跑步的人,舒服地在地球最堅硬的表面上跑,不需要腳底皮膚一直長新繭去克服!看完是不是很難去想像,在開箱文後,我會盡可能用官方的方式去體驗,有機會再po文分享!
最後,再提供一個訊息,現在有一個app可以使用,跟這它階段性地去適應這雙鞋,大概有四個階段三十幾天的活動,也可以連結facebook帳號作分享,有機會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