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為了身體健康 以及多年沒有在運動的我想靠慢跑來訓練我的決心如今已經從今年1號開始跑到今天請問各位前輩 一開始都該如何訓練呢我現在已經退步到只能一次跑1200公尺然後都是在提防跑(柏油路面)然後走一會在繼續小腿整天持續酸的狀態 酸該繼續跑下去嗎?還有是否須入手一雙合適的慢跑鞋請各位前輩提供小弟一點意見
hello小弟常跑已十年有餘,目前每個禮拜有四天約跑八公里,偶爾會選一天跑個兩小時。雖然里程數不長,但幾年下來已有自己的經驗,讓我來跟你分享吧。長跑的秘訣就在於"常"跑必要注意的是呼吸的調整,呼吸調整看個人習慣而有不同。但通常體育教練們都建議以「吸吸吐」來調整呼吸,也就是吸氣時短吸兩口氣,可口與鼻一起吸氣,呼氣時長呼,進行換氧。這是最普遍的換氣方法,也比較有利於調整呼吸。呼吸調整好了,接下來就是熱身(軟筋)跟收操了。熱身是一定必要的,拉筋的部位有:「阿基里斯腱(小腿)、大腿、膝蓋、腰、背部、手踝、腳踝、頸椎等」如何做請回憶學生時期的體育課,相信都有做過操的。至於熱身的程度就看個人了,通常新手要花多點時間,我自己的經驗是讓筋骨有痠痛感及身體開始出汗為止,這部分需看個人習慣而異囉! 但切記熱身是必要,且一定要按部就班做的徹底的。關於開板大肌肉酸痛的問題,那是一開始練跑必經的過程,其實只要暖身得宜,多跑幾次酸痛就會消除了。酸痛是因為肌肉運動產生的乳酸造成的,其實只要讓肌肉多多適應排除乳酸,不久就會改善了。當然跑的當下很痛的話,一定得放慢速度,或是停下來用走的,以緩和肌肉。至於里程方面,一開始以自己的極限為目標,剛開始時先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前幾個禮拜以跑到極限為主,之後慢慢掌握呼吸的調整後,就可以把里程加上去。但還是以酌量為佳,比如說1.2k增加到1.5k,1.5k增加到2.0k。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完成目標,自己定下目標,才會有勇於完成的企圖,心理建設也是影響長跑的必要條件呢!因此,最好是設定好目標,且這個目標剛好可以超越自己的上一次的極限,當身體狀況可以適應了,就往下一個極限邁進!千萬別跑累了就放棄,長跑不靠突破是不會進步的。呼吸調整好後,就是配速的問題,配速是長跑最難的課題,它攸關我們能用多少的體力跑多長的路,因此它的技巧也最多。基本的技巧方面,練跑的時候切記"不要貪快",一開始以最輕鬆的狀態練起,並且全身除了腿部外,不要有多餘的力量分散,這樣除了會浪費體力外,也會影響我們力量的傳導,因為跑步主要是將身體往前傳導,身體其他部份過度用力都會影響,這是有力學根據的。但適當的擺手可以調整節奏,也可以緩衝身體的擺動。接下來就是腿的課題了,初學者都會無法精確掌握腿部力量的傳導,最常見的是蹬的太高,讓力量都向上延伸了,因此務必把力量往前傳導。接著是跨步的問題,其實最輕鬆的長跑是盡量跨大腳步,把體力用在抬腿上,壓腿時輕鬆放下即可,長跑不比短跑,需要以快速壓腿來增取時間。一個有經驗的長跑者在跑步時腳下是很安靜無聲的,若聲音太大,就是力量使用過度了。上述跨大步的課題是很難的,在下跑了十幾年,腳步還是無法做到位,但是大步跑一定是比小碎踱步好的。至於練抬腿有練抬腿的方式。接下來是速度的調整,初學者常會一開始耗費過多的體力,以致於於法將時間延伸。因此要如何配用體力,是重要的。這點可以到有跑道的場地做測試,戴上馬錶,測量自己每圈的時間,盡量以最輕鬆的狀態做到每圈的時間都差不多。到目前為止,如果都可以調整好,就已經完成適應長跑的基本條件囉!接下來就是"常跑"不斷的讓自己的極限增加。當然偶爾會遇到瓶頸,但只要有耐心,一定會有所突破的。以在下的經驗,建議版大讓身理適應後,以時間取代里程,也就是"一次跑多久"來代替"一次跑多遠"要進步的關鍵也在這裡,比如說一開始以40分鐘跑5公里,漸漸的會進步成35分鐘跑5公里。以此類推,往後就以40分鐘為限,里程自然超過5公里,此時里程對長跑者來說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再來就是跑完也必須收操,收操可以緩和筋骨,放鬆肌肉,避免抽筋和受傷的可能。收操的方式大致與暖身差不多,但以緩和性的動作為主。記得剛跑完不要馬上停止動作,可以再走一下以緩和呼吸和肌肉。練長跑務必抱以輕鬆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適可而止,但不要輕言放棄,日子久了,功力必定進步。長跑享受的就是那種身心的舒暢感,跑完後汗流淋漓的喊聲"真爽"是最美好的事了!!加油,我們共勉之~
您好,小弟斗膽請教一些慢跑問題。小弟慢跑大約三個約月,目前遇到的瓶頸是左腳背上大拇指的筋很容易痠痛,目前解決方法是回家後立即用冷水冷卻,然後擦上酸痛軟膏,但是這不是長久之計,想請教大大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下踏過度用力還是鞋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