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得奇怪嗎?
任何事都是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二階、三階、四階 … 如此
長跑不也是如此嗎,也應該是要循序漸進才對阿
長跑比賽不也是應該如此,也是要循序漸進才對阿
可是… 怎麼感覺台灣的長跑比賽…動不動就…馬拉松、馬拉松的?
就一般人來說… 練習長跑是從 3000公尺或更少開始、然後再來是 5000公尺…
再來才是 10km 再來 21km 再來才是馬拉松 42.195km
可是…我不知道怎麼形容… 台灣的比賽有一種被操作成 長跑=馬拉松 的氛圍
以循序漸進原則來說,不是應該從 5000公尺、10000公尺的 競賽活動開始扎根才是嗎?
而且要有一定時間扎根的基礎之後,才是開始去推廣 半馬21k、馬拉松42.195km
不過怎麼覺得台灣就是想一步登天? 直接給你馬拉松 下去… 這樣有意義嗎?
而且最好是比賽還要有分級制度
譬如說
1級比賽 5000公尺 要20分 以內的才能參賽
2級比賽 5000公尺 要20 ~ 25分 以內的才能參賽
3級比賽 5000公尺 要25 ~ 30分 以內的才能參賽
4級比賽 5000公尺 要30 ~ 35分 以內的才能參賽
5級比賽 就限 5000公尺 要 35分 以下的才能參賽
… 以此類推 其它 里程 的比賽 …
不論是那一級的比賽 前5名都有 獎勵金 這樣子比較好… 當然級數越高獎勵金越多…
以上是自己的想法…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