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教一下~10km/60min 的課表安排.

持續有氧輕鬆跑數個月~10km的時間由 100分鐘減少到65分鐘.

體重只有最初2個月減少了5公斤左右~後來沒少.現在一直維持在85公斤左右~(正常吃).(180公分.BMI 24)

現在跑完10k後,不會累.感覺可以變更訓練菜單了.
跑一休一. 周量約40公里.

變更菜單的目的~
1. 縮短半馬時間.(沒跑過半馬.完賽一定沒問題.現在的能力估計約2.5小時.)
2. 10公里跑進1小時內.

今天嘗試 亞索800.數據如下

1234567
跑步時間4.004.074.134.174.214.284.32
休息時間4.004.063.593.584.504.04.57

以4分鐘為預設值.第8趟大腿有感覺.所以就停止訓練.
跑後~腿不會酸~(第7趟才有微酸.結束後不會酸).訓練時很喘.前3趟的400~800米.心跳應該170以上.
第4~7趟.放慢步調.改用4分30秒.跑800.
我不知道這樣分析對不對.先自我陶醉一下.
假如~今天的測試.我將時間設定為 4分30秒. 應該可以跑完10趟.
這表示~我已經可以在全馬跑出4小時30分的成績嗎??
我怎麼會進步這麼多呢~~哇.哈哈.
奇怪的是.10公里練跑.最快也只能65分鐘..
難道...體耐力已經可以支撐這種強度跑4小時30分了???

哈哈~也許是吧~總之~全馬是明年的事情.
今年只想跑半馬.以及縮短10公里的時間.

請教一下前輩們.
維持跑1休1原則.一周跑3次. 在訓練方式中. tamp run. 亞索800.輕鬆跑.或是其他方式.
該怎麼規劃.以及設定秒數呢?
1次亞索800/4:30.
1次輕鬆跑10k
1次tamp run 10K
這樣行嗎?





2010-10-02 0:16 發佈
試試miCoach排的訓練表...

adidas miCoach

跑的完亞索800不代表有體力跑完全馬的...那是已經有全馬能力的跑者才有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superuss
10k 一小時 你放輕鬆 慢慢來 ,等哩程數到了,自然可以,
到是亞索800的練習,只會讓你提早進入 傷兵名單,
留到能跑完全馬再來練吧
10K、60M,感覺還很弱老實說
跑就對了
建議10K跑一休一,盡力跑完
過一陣子速度自然就會變快的
肌力夠之後每天跑10K,假日LSD15~20K

等10K有到45以內再去煩腦其它的…
跑步、單車、登山、健行、學習
其實我覺得樓主可以每天都跑
一樣跑一休一
但是休一的不是不跑.而是輕鬆跑個30分鐘
跑一就做你自己喜歡的訓練

180cm/85kg
我不知道你是肌肉多還是肥肉多
但是以長跑來講.我個人的經驗是多個3~5公斤的體重
感覺起來負擔很大>"<

你可以先慢慢降到80以下
我相信以你的體力.只要到80KG以下
10KM/60MIN你應該隨便跑都近的去
謝謝大家的說明與指導

親自實驗證實~亞索800只是馬拉松的配速練習方式~
先有完賽馬拉松的耐力.套用亞索800計算公式才有意義.
(谷哥大神'亞索800"沒提到.要先有跑完馬松的肌耐力.只講800公尺跑多久休息多久.10次)

今天~LSD 3小時18公里~跑完後~膝蓋微痛.大小腿不會酸.
如果像昨天猜測的結果~可以完成亞索800/4.30sec.
那今天的LSD18公里.應該會很輕鬆.
事實上~並不輕鬆~膝蓋異狀接近零界點~再跑下去肯定會受傷.

持續跑是一定要的~

以後跑步增加~強度練習~

就是要"""B""". Brian
echochen11 wrote:
謝謝大家的說明與指導...(恕刪)


你跑得lsd好像有點慢 18k跑了三小時 我大概跑1.5小時左右

前幾天有去參加亞瑟士的路跑活動,許老師分享了很多概念

1.姿勢一定要正確,力量要完全花在推進,而是浪費在其他無謂的動作,一次兩次還ok,路跑是重複一兩萬次的動作

2.速度切勿太慢,推車的都知道,車速越慢越難推,跑步也是一樣,速度太慢施力都在對抗地心引力

3.間歇訓練 提高速度以及速耐力的有效訓練方式

4.鍛鍊各大肌群:有時候你跑不快,跑不久不一定是腿,心肺不行,而是其他肌群已然疲累
因此環式訓練也是必要的


參加了這個活動,我才體驗到慢跑是個很專業的運動

不是我以前想的 就這樣悶著一直跑 一直跑 跑到累的半死左搖右晃 速度很慢 也要撐著跑
然後每天就固定的里程一直跑 偶爾跑遠一點這樣
這樣進步速度很慢

對我最大的提點就是 2. 3. 這讓我了解怎麼讓自己快速進步了
Blue Runner wrote:
你跑得lsd好像有點...(恕刪)


請問blue runner 大一下

小弟每周跑三次每次2小時18k左右,有多的時間會慢慢再拉上去
每周在跑完後會有2次會做抬大腿運動、跟側抬腿運動做肌力的增強

因為小弟看跑鞋會有外側後腳跟磨損較大

去爬資料是說內旋不足,所以後來跑步都會讓後腳跟向外、腳尖會向內旋一點再用一點力小推一下身體

不知是否有這樣的必要或是有圖文書可以參考或是網站資料??
sa079602 wrote:
請問blue run...(恕刪)


內旋不足的意思不能單指向姿勢不良

內旋不足跟人天生的足型有關

高足弓 =>內旋不足 內翻腳

低足弓 =>過度內旋 外翻腳

一般人介於這兩者之間,

足弓指的是你腳底內側那塊凹陷的地方

高足弓的人凹陷幅度比較大,足壓集中在前掌跟後跟,比較容易形成內翻足 內旋不足

低足弓 一般稱為扁平足

一般選鞋上是建議高足弓的穿 高緩衝 性能的鞋子

簡單的說 如果你是足型導致內旋不足 只能在選鞋方面做考量

基本上跟姿勢是比較沒關係的

Blue Runner wrote:
內旋不足的意思不能單...(恕刪)


我並非扁平足但 足弓也沒有特別高,算中間吧= =+

很想去做足型檢測 不過看來要等時機囉

一般我買鞋都隨便買也,沒有找專業的

我目前穿的是在 鞋家福 那種大型鞋商場買的

很便宜1千元有找

跑起來並不會感覺不適

請問在選鞋上要等別選擇怎樣的鞋底呢?或是鞋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