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時13分左右。
參加了幾屆臺南古都馬拉松
這屆天氣最適合跑馬
也最失望
終點站沒有毛巾及獎牌,總覺少了什麼
一個人孤單走向服務處,像囚犯般排隊領獎牌,根本沒跑完的激動
要不是是在地人,離市政府也很近,應該不會再參加了
不過去年參加高雄半馬,印象也不算太好,跑進市區內(包含菜市場),真的有點傻眼
民眾也不友善(除了很熱情的加油民眾)當時就決定不再參加高雄馬了
對這種所謂的城市馬拉松,也有些恐懼(主要在交管及因交管而行動不便的民眾)
除了去年的星光臺南馬拉松,其餘幾次全馬,都給了路跑協會
覺得協會實在愈來愈不長進
這次臺南馬,好在還有很多民間團體義務幫忙提供水站等服務
讓整體看來補給還算充分,要不然不知還剩下什麼…
看來路跑協會只剩太馬這全球少見優美的景色,才能讓人賭爛下還願參加
路跑協會再不加油,會讓日益增加的跑友失望…
恆一閃 wrote:
原來不只是要比腳力
還要比如何擠到前面的功力
我猜是路協懶得回去整理直接用大會時間來做排名
路協懶的地方不是整理,而是不現場印證明;當然,現在連賽後證明都不印了

你現在去全世界任何一場馬拉松賽,使用晶片的應該是找不到用晶片排名的
原因出在要現場公佈名次,並現場列印成績證明,因此不可能使用晶片排名
路協以前可以使用晶片排名,原因出在現場不公佈名次(頂多前幾名),回去花幾週時間慢慢搞
而國外知名賽事的解決方法,就是跑者報名時另外填自己過去成績,按成績分批出發
且這類賽事即使只有全馬項目,也常常是高達數萬人參賽
台灣路跑風氣不振,路協又喜歡搞一堆人衝出去的場面
就變成一場比賽有全馬、半馬、9或10K組一起衝出起跑線的詭異現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