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盡力了,東馬25km前被關門了

恭喜蔣大大挑戰超半馬成功,銀座競走完成~~偶就是和你一起出發的哦^^
mcladdee wrote:
這樣說太武斷了...
這不是幾分速或是走都比跑的快的問題,
你忽略了他跑了25公里的事實,
25公里等於400公尺操場62.5圈,等於彰化走到台中了,
一般人不會有那麼多的體力,也不會閒閒沒事從彰化用走的到台中,
平常百貨公司從1樓逛到10樓就腿軟了,
他確實花了不少力氣完成了25公里,他花了4小時用雙腳不停的移動25公里


我不是很認同 這看法~
既然已經 報名 "馬拉松"
就應該有所準備~
沒有準備 真的很失禮~ 乾脆別去跑, 去看也行

其他大大也指出, 去參加東馬~ 不是去參加東京馬戲團~
蔣大很厲害!盡力了很好!下次再加油!可以體驗不一樣活動的氣氛是很開心的一件事

東馬的總時間應該是六個小時三十分,因為出發順序時間的關係,所以延長30分左右關門,總時間才變七小時

話說我才是去湊熱鬧的...SORRY我失禮了...
抱著反正抽不中的心態報名,抽中後又想說還有三個月時間還長
平常的運動只是騎騎腳踏車,沒什麼練跑,出發前兩個禮拜才小跑一下,幾乎沒跑超過10KM的
這次東京馬也是我的初半馬跟初馬,平均每5KM也是差不多超過40分鐘,最後2KM還"走"了20分鐘
只是運氣比較好,在關門時間內到終點了。

參加活動不是那麼嚴肅的事情,又不是要拿獎金獎牌拼性命要站上凸字台
體驗活動,享受活動,身體不適時,適時放棄,健康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完成者給予肯定,對於失敗者給予鼓勵,下一次會更好


sx_xv wrote:
蔣大很厲害!盡力了很...(恕刪)


我的看法不同

東京馬拉松雖然辦的跟嘉年華會一樣
但他仍然是具有指標性的國際級馬拉松賽事
既使是看來趣味的扮裝跑者
也大多具有完賽實力

若未參加過國內賽事,也未衡量是否具完賽能力下,初馬就跑國際賽事
不被酸是不可能的
[更何況還可能是搶了有完賽能力的人的名額]

不過能夠無病無痛健康地回來就是最好的
最重要的是好好練習
下次再努力


話說官網關於參賽者資格有這麼一條:
『6時間40分以内に完走できる男女』
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呢?

snoopyUSA wrote:
跑步的人心胸放大些吧...(恕刪)

這可是在跑馬而不是在拍馬,跑馬跑久了可學不會拍馬

就像爬山久了只會更敬畏這片山林一樣,在我看來沒有足夠的準備就去參加馬拉松就是兒戲

看看富邦董座蔡明忠這才是對馬拉松的尊重與謙虛

2012富邦馬拉松
富邦金控董事長今年首度參加競賽組9公里,跑出1小時2分鐘

2013富邦馬拉松
半馬男55-64歲組
25656 蔡明忠 男55-64歲 02:27:07 5808 210 02:26:09

他這塊21公里獎牌絲毫不會比42公里獎牌遜色
我認同大大說法~
這是跑馬 ~ 不是拍馬~

一堆人像蛋塔效應一樣, 瘋跑步~
平時沒練習, 參加一堆商業活動~ (彩色路跑等~)
報名一堆 沒能力在關門前完賽的活動~

被關門, 最後一名 都可以發文~
那真的有認真練習 的跑者, 看了真的會很不舒服~ (平心而論~)

話說官網關於參賽者資格有這麼一條:
『6時間40分以内に完走できる男女』

小的有去跑富邦馬~ 第二天就看到一些人在網路版上罵東罵西~
最過分的 還有人說 跑一半被關門, 找不到搭交通車地點, 說主辦動設計差~
跑不完, 去湊熱鬧, 還敢大聲抱怨~ (馬不知臉長~)

台灣人在自己國家 失禮 我不說~
出國到馬拉松大國 去失禮, 真的很難看~

唸書時, 考最後一名, 成績差被當掉.
誰敢出聲大聲抱怨 & 自我感覺良好~ (還敢取暖?)
先挖個洞, 躲起來吧!

運動~ 是對自己身體 跟 心理 的一種鍛鍊~
運動 是生活的 一部份, 也是一種態度
參加競技活動 是 為了給平時的訓練 打分數~ 自我的印證~

馬拉松 也可以很娛樂的去參加~ 但也要有點實力才能 玩的愉快~
平時就該努力~ 而不是比賽當天才在努力~
最常聽見朋友或同事問我
他:你每個月都跑馬拉松,都跑第幾名?
我:2~3千名吧
他:沒得名幹嘛還一直跑?
我:你考試也沒前3名,幹嘛讀書?

這就是台灣人的觀念

所有事情都有正反兩面
在這個版面也逛很久了....也深切的體認前輩說的"跑馬只有累積沒有奇蹟"這句話的道理.
有少部分人天賦異秉..不用啥練習就能完賽,但身體是自己的狀況最清楚.....至少要有跑完一定距離的經驗再來"挑戰"初馬....已知被關門的機會很高...就不需要千里迢迢到國外被關門..還是多累積里程數再去挑戰吧...
敝人對於每位跑完全程馬拉松的人都是由衷的佩服...那不是只有憑藉意志力就能完成的.

放肆人生 wrote:
這可是在跑馬而不是在...(恕刪)
其實每個人對跑馬拉松的想法和做法都不儘相同,不需要苛求太多!話說我自己好了,從2011年6月開始減肥慢跑。一路一路的跑下去,慢慢的也愛上了這個運動。其間陸續的參加了:精工10公里、三商15公里、桃園初半馬,月跑量那時大約120公里。自不量力的以為跑馬拉松很簡單,所以朋友一找就報名了2011年底的台北富邦全程馬拉松。前一晚還興奮到整夜未眠,起個大早準備大展身手!前20公里還蠻順利的,正好花了兩小時。心裡還想說搞不好初馬來個sub4,沒想到過了中山橋往百齡橋準備越堤到基隆河左岸折返(約28公里處)時,腦袋突然出現不想再跑的念頭!那時呼吸都很順,但腳就是越來越重,一直告訴自己要撐下去,結果左腳先抽筋了!開始當步兵,走著走著痛苦感越來越重,敢緊在一旁伸展拉筋,然後再走下去。我記得我通過30公里時整好花了3小時30分鐘!天啊!前20公里才花了2小時,20到30公里這10公里花了我1個半小時,我後來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撞牆。那時心想還剩12公里而已,時間還有2小時。平常走快點一定沒問題,可是現在狀況可不是平常啊!我撐到33公里處時右大腿也抽筋了,連走路都成問題!在大佳河濱那時雖然出大太陽可是我確全身冷的發抖,實在撐不下去了,最後招了一台志工騎的小綿羊載我回五號水門外,棄賽搭回收車回市政府廣場。回到家後,我老婆問我跑的如何?我說跑不動,沒能完賽!她還說我每天早上出門跑步是跑假的噢?其實那時我設定的目標有問題!如果我設定5或5個半小時完賽的話,我肯定沒問題!偏偏自己搞不清楚狀況,自己心理想的是430甚至是400完賽,結果可想而知了!隔年我打掉重練,慢慢累積月跑量,並搭配亞索800、節奏跑等,經過一整年的練習,在9月份後我月跑量已穩定在220公里以上。為了雪恥,2012年我只報一個馬拉松,就是台北富邦馬拉松!最後我很行有餘力的以415完賽!我現在還在跑,我48歲了,中年大叔的馬拉松持續進行中!

tokiko wrote:
我的看法不同東京馬拉...(恕刪)


隨著時間演變及醫療的進步,大家就忘了當年馬拉松是常常跑死人的

我不認為在那樣的情況下有人敢不準備就去參賽

近幾年因為推廣路跑活動,關門時間越來越長

的確,路跑熱起來了

但民眾受傷的比例是否也變高了?

因為封路或交管而反感的民眾是否也多了?

將完賽門檻放的那麼低真的是件好事嗎...?

不訓練就參賽,到底賺到的是健康還是po文上fb的機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