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4年退伍時,體能最強,當年的體能戰技3000M,沒有,5000M一定是22分跑完.
退伍之後,只有在剛退伍的第二年,健身房跑過一次3000M,就差點要死了(因為那時有抽菸),
十年前我戒了菸,三年前開始恢復運動,但是是騎自行車,
一直到今年三月,因為車友紛紛轉練三鐵,
我第一次參加了萬金石的6K跑步,這是17年第一次跑超過5K,但是成績很掉漆,
6K跑了將近50分,很差,真的很差.
從五月下旬開始,我開始慢慢練跑,
一開始4K將近30分,然後慢慢的加強,
一周跑兩次5.3K跑到了32分,
於是我也報名了下月初,市府的9K跑步,
從上周起,又把距離拉長,目前 7.5K是45分左右
(我跑的路都不是平路,都是一般上上下下,有爬坡的馬路),
下周也考慮拉長到9K.
樓主還這麼年輕,就怕跑不完,我都是年近40的,一樣撐到底
反正就是抬起腳來,跑就對了.
跑步這件事實在很奇妙。當兵時候部隊的長官有一大票都喜歡參加馬拉松跟動不動幾百公里的自行車比賽,所以自從開始明文要求體能的時候,每次運動時間我看他們的眼睛都會發出奇異閃亮的光芒啊~
我也不是那種擅長跑步的人,所以就去找了一下相關的訓練書籍來看,只能說技巧真的好多,我自己試用的情況大概有幾個原則的確相當重要,也很有效。
第一是跑步的步伐不要太大,尤其是長跑非常不適合跨大步,容易有頓點阻力(可以去google一下)的產生,不乏的頻率可以快,但是擺動的幅度最好是膝蓋別超出你的鼻尖。因此你的上半身最好微向前傾。這個角度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當妳重心往前,又避免頓典阻力發生的時候,你的身體自然會不停的往前推進。
另外其他網友說的呼吸當然也很重要,但是對初學者來說,喘都來不及了哪有餘力控制?所以我認為配速相當關鍵。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後,你會發現只要能夠進到你的專有的速度,身體自然會相當輕鬆,但這部分需要時間摸索。
最後是跑步姿勢的維持,以前在跑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弟兄對於距離、速度跟體力沒有概念,導致後段無力,這時候有人會大吼大叫,有人會跨大步,大部分人都會放棄掉跑步的姿勢,但這只會讓你更快消耗體力。尤其在中段以後,如果體力已經不夠,更需要維持住姿勢,避免多餘的力氣浪費,上臂夾緊,上半身保持挺直微向前傾,腦子也別想等一下的晚餐或是馬子,那你就還有機會抵達終點!
總之,持之以恆真的很重要,但是也別練太過頭了,我看過的一些醫學期刊,沒有一篇文章建議你一跑超過一小時以上的,以時間來說,30分鐘大概是極限,超過指是在磨耗膝蓋上的軟骨,你的心肺功能也不會再增強。當然你也別用甚麼快走來取代跑步的訓練,那只適合老爸老媽~
祝你好運,18真的差很多,在外面就是爽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