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

Adidas鞋款如何選擇

yellmaster wrote:
VODY大,我又來發...(恕刪)

我不是跟您提過了,想查鞋款相關資訊一定要上歐美版的官方網站嗎?

insomniac兄的幫忙解說非常得正確,
各廠商在台灣的中文翻譯未統一前,別把時間花費浪費在搞懂中文翻譯上

另外在歐美的網站
Underpronation=Supination,因為此類鞋款不需要足弓穩定支撐,有些廠商或品牌會以Neutral名稱取代之,所以Underpronation=Supination=Neutral

請千萬不要再記中文內外八的描述了,這是非常容易搞混淆的說明,請參考我在這篇文章的解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940357

Vody wrote:
.....如果您是女生,既想跳有氧舞蹈又可拿來慢跑,那請您不要錯過Zoom Air Vomero 3+這款鞋(新版Vomero 4+即將推出),這款才是目前Nike最頂級的專業慢跑避震型鞋款,Air Max 360不是專業慢跑鞋,如果您真想把錢花在刀口上,那就不要選擇Air Max 360,不仿親自到鞋店試穿看看這兩款的感覺,一腳穿Vomero另一腳穿Air Max 360,比較看看,看看是我說的準,還是別人說的準,僅供參考吧。




Vody大,

我的Air Max 360陪我跑了2年,避震方面還ok,
但好像已沒啥回饋力道...
最近想買雙新的慢跑鞋(另一雙nb872因楦頭太大包覆力不足也躺在鞋櫃很久了)

請教除了上述Nike Zoom Air Vomero,
還有Adidas或Mizuno適合鞋款推薦嗎?

女生, 53KG
鞋底正常耗損

先謝謝哩~
Vody wrote:
Air Max 360在未漏氣的情況下,對一般標準體重的人來講,避震性很硬,對體重較高的人來講也是偏硬一點,怎麼說呢,就好比輪胎的胎壓psi調得很高,這種開放式氣墊的鞋款很容易就漏氣了,剛開始買來穿會覺得相當硬,但不久之後便會開始漏氣,整雙鞋變得完全由Max Air中的支撐柱來取代壓縮空氣部份的避震性,這時避震性會變得較軟,但對於一般體重的人來講不會有軟的過頭的感覺,因為這款鞋的重量過重,慢跑過程中只會感覺到拖泥帶水的壘贅感,對於體重較高的人來講才會有軟的過頭的感覺,所以囉,一雙鞋的避震性是偏軟或偏硬,還是得將跑者本身的體重列入考量。
...( 恕刪)

呃...抱歉以上這部分個人並不同意...

1. max 360的柱子裡面完全是空的也無密封, 沒有任何支撐&避震效果,
max 360這個東西確實完全是靠氣體在避震, 以及靠TPU的外骨骼在維持穩定,







2. 一般max中間支撐發泡材質的量實在太少, 而使用一段時間後本身也會被長期反覆壓縮而decay,
如果氣墊漏氣到無法支撐的地步, 光以這樣極少量的中底, 避震能力恐怕不比藍白拖好多少,







輪胎是有一個充氣孔可做為漏氣的路徑, 氣墊則是完全封死的,
根據長期使用的經驗, 只要不破洞, 氣墊的氣壓和飽和度並不會有太明顯的差異,
不過如果出廠太久, 如超過四五年以上, 聚氨酯外皮是有漸漸被氧化而明顯變得較軟的可能,
我手上的zoom air unit, 和放太久氣墊表面變得霧霧的那些max鞋款就是這樣


個人認為Nike的max較不適合慢跑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萬一破洞就真的整個完蛋,
第二個則是單一純氣墊在避震的舒適度, 仍比不上 多密度發泡材質組合+特殊內嵌材質,
如Nike的Phylon/Softlon/Lunarlite + air-sole/zoom air,
Asics的Solyte + Solyte 45/55 + Gel, 以及Mizuno的AP + VS-1 + Wave........等等等


至於Wave是否過硬, 也許是我跑的距離真的不夠長(每次大約只有5km),
也許我跑步的經驗真的只是個遜咖(先前主要的運動是籃球&游泳),
也許是因為慢跑鞋的避震調性確實是比我平常較常穿的籃球鞋明顯較軟也有關,
不過至少之前那段時間個人的感覺確實是並不硬



很感謝您提供的許多經驗及知識, 以上純粹是個人的一些經驗及看法,
純粹交流交流~~~

lovebean wrote:
呃...抱歉以上這部...(恕刪)

lovebean兄
我個人原本認為Air Max 360是使用您第二套圖片的Max Air氣墊,橘紅色的那組,我確實不知道是使用您提供的第一組氣墊模組,但我想在足弓部位所使用的TPU支撐橋必定提供了很大的支撐效應,我在此為我提出的不正確資訊向您做抱歉,而我所指的漏氣當然是指非常容易被刺破為主,因為真的很容易被刺破,我本身是有試穿過Air Max 360但沒買,但是我光套上去在店裡試跑了一小段,真的覺得這款的避震性很硬,我只有54公斤,還有這款在國外論壇的評價確實是避震性偏硬的,大部份的跑者都說是偏硬,我實在不知道是否是國外的評價有誤還是只有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此,您可以自己上網去查詢瀏覽看看,看看我說的是不是如此,另外您提的一點

lovebean wrote:
一般max中間支撐發泡材質的量實在太少, 而使用一段時間後本身也會被長期反覆壓縮而decay,
如果氣墊漏氣到無法支撐的地步, 光以這樣極少量的中底, 避震能力恐怕不比藍白拖好多少呃...(恕刪)


這點我個人並不同意,我曾經有一款2000年版的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但是後腳跟部位的開放式Max Air氣墊,氣墊中間不是使用您說的發泡支撐材質,我在剛買不久後就被刺破了,完全是由氣墊中間類似彈性PU橡膠的材質所支撐,而氣墊內的空氣是可以自由進出的,應該是沒有什麼氣墊避震效果了,就單僅以那氣墊中間類似彈性PU橡膠的材質所支撐,但跑起來的避震性除了偏軟與發出奇怪的聲響外,沒有您說的避震性不足而變得很差,如果您本身是N牌的員工,不彷可以問問或查詢我說的這款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其Max Air氣墊是否是使用跟您所提的第二套圖片是一樣的材質, 我只知道Nike的開放式Max Air氣墊,其氣墊內的支撐結構在漏氣之後不會有您說的變得比藍白拖的避震性還差,我不知道別款會不會,但我所穿過的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這款鞋就不會,僅供參考。
stelu wrote:
Vody大,我的Ai...(恕刪)

如果您想找Adidas與Mizuno的話,我個人是覺得這兩款不錯,您可以去試穿看看
Adidas Supernova Glide
Mizuno Wave Rider 12
Vody wrote:
lovebean兄
我個人原本認為Air Max 360是使用您第二套圖片的Max Air氣墊,橘紅色的那組,我確實不知道是使用您提供的第一組氣墊模組,但我想在足弓部位所使用的TPU支撐橋必定提供了很大的支撐效應,我在此為我提出的不正確資訊向您做抱歉,而我所指的漏氣當然是指非常容易被刺破為主,因為真的很容易被刺破,我本身是有試穿過Air Max 360但沒買,但是我光套上去在店裡試跑了一小段,真的覺得這款的避震性很硬,我只有54公斤,還有這款在國外論壇的評價確實是避震性偏硬的,大部份的跑者都說是偏硬,我實在不知道是否是國外的評價有誤還是只有我個人的感覺是如此,您可以自己上網去查詢瀏覽看看,看看我說的是不是如此,另外您提的一點

第一款max 360於2006年剛發售時, 我一位朋友當時一直跟我推薦說很軟很舒服,
跟他借來試穿稍微走走跳跳一下, 給他的回覆是: "怎麼那麼硬", 他當時的表情 →

過了幾個月自己入手了才發現, 天哪~怎麼讚!
由我拍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它確實實現了100% 純粹以氣體避震,
並不像傳統max那樣需要以填充物支撐,
當時廣告的slogan: "Run on AIR" 實在是太貼切了~~

和傳統max比起來, max 360的完全氣墊避震+彈性感是完全不同等級的,
試穿所能得到的資訊大部分僅只 有楦頭寬度、內襯+填充物, 及鞋墊的舒適度而已,
真正要參透一雙鞋子的全貌, 還是需要一段不短時間的評測才夠客觀,
就像有人只打一場球就發一篇籃球鞋的Review, 這樣的資訊真的非常非常不夠
(當然開箱文不算啦 )

記得Vody大您也曾講過類似上述的話, 個人還蠻好奇若您實際穿過360來跑步會給予怎樣的評價,
我的感覺是以長距離跑步來看是稍嫌過軟, 但若拿來當走路鞋就鞋底的感覺是非常舒服的一雙鞋,
有機會的話還蠻期待看到您的評測文的

BTW, 新一代的max 360快要上市了,
外露的部分更多當然被刺破的機會更大, 但我這個人對新科技就是沒抵抗力啊~~





Vody wrote:
這點我個人並不同意,我曾經有一款2000年版的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但是後腳跟部位的開放式Max Air氣墊,氣墊中間不是使用您說的發泡支撐材質,我在剛買不久後就被刺破了,完全是由氣墊中間類似彈性PU橡膠的材質所支撐,而氣墊內的空氣是可以自由進出的,應該是沒有什麼氣墊避震效果了,就單僅以那氣墊中間類似彈性PU橡膠的材質所支撐,但跑起來的避震性除了偏軟與發出奇怪的聲響外,沒有您說的避震性不足而變得很差,如果您本身是N牌的員工,不彷可以問問或查詢我說的這款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其Max Air氣墊是否是使用跟您所提的第二套圖片是一樣的材質, 我只知道Nike的開放式Max Air氣墊,其氣墊內的支撐結構在漏氣之後不會有您說的變得比藍白拖的避震性還差,我不知道別款會不會,但我所穿過的Air Max International Triax這款鞋就不會,僅供參考。







先說清楚我可不是Nike員工喔~只是對鞋子一直很有興趣的傢伙罷了...

剛剛google了一下, 借一下外國拍賣的圖, 應該就是上面這雙吧?
由這雙的氣墊來看, 後腳跟max是屬於最早期的max類型, 就是跟Air Jordan III 後跟相近的設計,
前腳掌則是'95年才出現的前腳掌可見式max,

與我上面提供的max 270照片的差異, 主要就是只有橫向的氣室, 而無貫穿中央的縱向氣室,
照片中可見此氣墊製作好時, 可預先於孔洞內先灌入中底材質,
好處是中底與氣墊貼合處可以直接設計成平面, 直接黏合即可, 並且省卻設計複雜模具的成本與麻煩,
而此種舊款max的中底比例較高, 另依您的描述它也有可能在氣墊預先灌上較中底密度更高的材質,
總之因此讓它仍有一定程度的吸震與支撐能力, 不會像360那樣整個垮掉,

我曾經有過類似的體驗,
10年前的一雙籃球鞋Air Total Max Uptempo, 就是下面這雙, 今年也要復刻了,
當時還是窮學生要存好久錢才買得起, 對它是百般呵護, 沒想到才穿四個月就有一隻腳整個消氣,
但因為是自己花了不少錢買的, 後來還是這樣子穿了一年多,
就這樣在一腳飽滿一腳消氣的情況下打過好幾次球,

它一樣還是可以走路可以打球, 不過嘛...彈性和韌度就是有段差距,
因為也不是校隊, 就是一般學生平常打球這樣, 也有其他幾雙鞋可以換穿, 當時膝蓋並沒有特別不舒服的感覺,

但是如果是慢跑鞋, 我說不比藍白拖好多少是誇張了點, 畢竟整體結構+厚度有差距,
不過要在這樣的狀態下長期跑長距離, 我想對膝蓋只會比較差並不會比較好


stelu wrote:
Vody大,

我的Air Max 360陪我跑了2年,避震方面還ok,
但好像已沒啥回饋力道...
最近想買雙新的慢跑鞋(另一雙nb872因楦頭太大包覆力不足也躺在鞋櫃很久了)

請教除了上述Nike Zoom Air Vomero,
還有Adidas或Mizuno適合鞋款推薦嗎?

女生, 53KG
鞋底正常耗損

先謝謝哩~

(恕刪)

雞婆回一下, Vody大推薦的那兩雙鞋都很不賴,
看得我一直流口水,
但錢陣子剛買了Kayano 14只好先忍住...

Nike Air Zoom Vomero如果妳適合穿避震型跑鞋的話可以試試,
這雙鞋先前試穿時, 鞋底的軟著實嚇到我了, 難怪在網路上會是一片軟趴趴的評價,
當時我試穿360還會覺得有點硬, 這雙如果真穿來跑步應該絕對是軟到一個不行,
當然太軟不見得是好事, 純粹看個人需求和喜好,
不過這雙除了Softlon中底外還內嵌zoom air, 相信是相當舒服的一雙鞋

總之這幾雙都是很棒的鞋款,
再來就是等妳試穿過後再做最後決定啦
lovebean wrote:
第一款max 360...(恕刪)

lovebean兄

您好,您對於Nike的鞋款研究太專業了,小弟只有當學生的份,日後如有N牌的問題還得跟您請教呢。

關於Air Max 360的評測文,我認為我沒有資格發表,因為就像您說的,我只有試穿且只在店裡試跑了一小段,單憑一次試穿真的沒有資格來評測此鞋的好壞,只能說出我剛試穿時的感覺,真的覺得跟一般新鞋比較,剛套上去,蹦蹦跳跳一小段,覺得鞋底整體偏硬,不是很舒服,可能就像您說的 "過了幾個月自己入手了才發現, 天哪~怎麼讚" ,而我個人在此論壇所給的相關資訊,大多是以US版的RW論壇相關討論的文章為主,當然我個人也有在特定使用某些鞋款,所以囉,您會不難發現,我總是特別推薦某些鞋款,而關於這款Air Max 360,您如果在RW論壇查Air Max 360,您會發現它的評價極差,且不被視為專業慢跑鞋,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老美跑者就是把它歸類在偏休閒類的慢跑鞋,我想由lovebean兄來發表Air Max 360的評測文,會比較客觀與比較有公信力,因為您是實際上有在使用它,期待您能分享最新一代的Air Max 360,我想台灣還是有很多的跑者喜歡這款鞋,期待您的分享。

lovebean大,不知您是否知道Nike Lunar Glide+幾月會在台灣上市呢?還有定價會是多少呢?如果知道,懇請您透露給小弟知道,我對這款有很高的興趣,在此先謝謝您。
Vody兄,您好!!

拜讀您的大作之後,受益良多.

目前服役中的鞋子是Nike Shox系列 和 Asics Nimbus. 體重為82公斤

起初,我分析Shox鞋底,由於磨損程度不明顯,所以初步判斷是Underpronation,就這樣跑去買Nimbus

接下來一個月(30天),穿Nimbus,每天"快走"上下班,總計140分鐘(70+70).

近來,Asics有3D足型測量活動,我就跑去試試看,
工作人員判斷,我是屬於Normal Pronation
所以建議我穿高支撐型的Kayano和2140

此時,我拿起Nimbus分析鞋底狀況,
左腳,"很明顯"是Normal Pronation
右腳, 不明顯, 所以判斷Underpronation

請問Vody兄,我到底是適合穿Nimbus還是Kayano?
謝謝!!
starcow wrote:
Vody兄,您好!!...(恕刪)

請參考下列這篇文章,寫的比較完整有系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940357
  • 8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