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10K目前最快53分,首馬要進4小時,要如何練?

ryan jiang wrote:
以你的練習來說,如果週量20K,要挑戰全馬已經很有難度了,要再加上破4難度就更高了。


是。目前週跑量有提升到 30K了 (15K x 2)。持續累積跑量中。
小弟分享一下個人經驗.
我大概是 32 歲之後才開始跑步...從 6k, 10k,15k, 21k, 到全馬都跑過
中間停過幾年,但最後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跑步的
還記得初半馬是 2:05 左右... 那時週跑量大概 30K
初馬 4:14 週跑量 45k
第二馬 4:03 週跑量 50k 左右
然後第一次 sub 4 是 3:29 (東京)。週跑量大概 65k 左右 (月均跑量 260k)

跑量會是絕對關鍵嗎? 其實個人覺得好像也還好耶 (請別鞭我)
當然基礎量還是要有,但如果是漫無目的亂拉跑量那可能就是 ITBS
以小弟的經驗來說,除了一週兩次 easy, 一次 Interval, 一次 Tempo, 一次 LSD
這樣就大概可以了...
當然要 SUB 3 就另當別論
==================================================================

要 SUB 4 的關鍵,除了學習如何挑選比賽 (坡度考量、氣溫考量等)
真正的撇步在於....【恢復】【恢復】【恢復】
要怎樣在下次訓練前把自己準備好,那就真的很重要了

收操、泡冷水、喝乳清、BCAA、腿抬高、紅外線燈照肌、
按摩槍打臀肌 & ITB 都試過...也都能有效舒緩...
但絕對的關鍵會是良好的【睡眠品質】..

大家一起加油!!!
若目標是首馬要進4小時,要如何練?
(1)練速度,朝5分速方向練,將10K拆成2個5K,中間休息。
建議可拆成2000M*5組,2400M*5組.3200M*3組,5K*2組都用5分速跑,中間休息
這樣讓身體有不同的變化,不要讓身體習慣同一種模式

(2)降低速度(如6分速),朝可跑15K方向練。
6分起初可以15K開始練,之後漸拉長距離到25~28K

(3)維持速度,改成星期1,3,5晨跑,各10K。
抽二個天跑10~12K,可以的話尾段幾K可以加速到比賽配速或在快一些

想破4不難,用正確的暖身,訓練,收操,以上你說的這三點都還是要練,因為他是在有氧.肌耐力.乳酸閥值都有強化到缺一不可
個人是台北半馬進到1:45,隔年才第一次嘗試全馬。

到30K還好,約2:50,但之後突然整個沒力,速度陡降到7分速左右,最後勉強4:03完成。非常不甘心!

再隔年,終於以3:50完成。

差別在於有沒有拉長距離 (30-40K) 練習!第一次全馬前,大概頂多只練到25K,就偷懶回家。以為速度不錯就可以,但缺乏長距離,肌肉的耐力不會出來。

樓主看來速度及耐力都不錯,也比我年輕,只要算好比賽時間,2周以前多幾次長距離,應該就很有機會。

有些人是以賽養賽,也可選擇1-2場全馬,做為熱身賽,那時是以太魯閣馬拉松作為熱身 (4:25),之後台北馬就比較順。(但這樣就不會是首馬了!但也可能不小心熱身賽就破四)

加油!
witszu wrote:
沒有針對任何人,只覺得10k能有37分水平的跑者,代表著有正確的訓練方式與好的身型,更有足夠的訓練量。
全馬超過4小時,已超過我的認知太多太多
Ps: 有資料佐證?

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術業有專攻

比如說100m實力很好的選手,去跟專攻長距離的選手比5000m,那被電的機率恐怕很高

10k能跑37分,如果這是體力開到底的成績,那跑超過10km,速度就會開始越掉越多

所以每一個距離.項目,都有專門的配速 與 訓練方式
我半馬跑99分 全馬最佳才4小時09分
個人感覺 勤練LSD很重要
把半馬跑好再跑全馬也不遲
兩個的練習是完全不同取向
有報明年1月的半馬活動了!先看看可跑多少

jazzxx5722 wrote:
把半馬跑好再跑全馬也(恕刪)
silver mondeo wrote:
10K目前最快53分(恕刪)

依你這種速度(跟我平常跑差不多),要練習把距離再拉長,接著就是月跑量了,提供我的資訊供您參考,我跑前3個月月跑量只有130左右,最遠距離練跑到25k,跑出4小時12分,那時並沒有特別想跑進4小時內,如果知道,我應該還是會加強增加跑量及長距離跑,因為一個全馬不等於兩個半馬,30公里後才是可怕的開始
我覺得朝15K練習才是正確的.........



之前成績在10K50分左右 :突然挑戰21K2小時.....跑完就腳抽經.......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