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日本體育風氣是較台灣強一些,但也是完全沒有城市馬拉松傳統的國家,面對不同意這樣活動的市民(其實很多),東京都設立信箱、在媒體不斷的宣導、溝通,舉辦馬拉松祭,聯繫許多不同的團體來加油,嚴密規劃活動交管的設計、溝通,媒體宣傳(電視、報紙全版說明活動),並請專家週知舉辦後經濟效益
即使這樣,到今天還是很多人反對這個活動,認為這是當初石原專橫後遺症之一,正反兩面持續在討論這個活動對東京甚至日本的利弊得失
今天提這些不是說城市馬拉松好或是不好,而是想說,即使是日本,他們也是碰到一樣的問題,市民有一樣的困惑。被影響的人有他發言、抱怨的權益,畢竟他確實損失、不論輕重。跑者其實也不要道歉之類的,但起碼要知道為了這個活動,社會付出了相應的成本
我自己覺得,講社會或國家因此而進步的大道理誰都會,但如果跑者不感謝這個城市,這個城市也不會為你加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