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照自己體能而定。2.熱身、收操很重要。3.強化腿部肌肉。4.膝關節問題,可估狗呂紹睿醫師。我擷取重點:間歇壓力對軟骨組織的生長有益。膝蓋彎曲角度應小於60度,或大於120度。(慢跑大約只有40度,但快跑就不止了)
shaulenlen wrote:再這樣再跑下去不用到四十歲恐怕就準備換人工關節了跑步健身的重點在於時間不在於距離建議您慢慢跑,6km/1.5小時每週跑2~3次對身體的運動量來說就很足夠了 6km/1.5小時?您是不是打錯了?我走路1小時都超過6km了!
jeslousy wrote:如題,小弟接觸慢跑...(恕刪) 這是慢跑常被問到的問題,我接觸長跑是在17歲時,現已53歲,我碰到的運動傷害都是肌肉拉傷,膝蓋倒是沒什問題,拉傷當然都是想突破成績訓練所致,運動講究循序漸進,以自身感覺最準,身體反應騙不了自己,重點是不要跟別人比,每個人資質都不同,會累就要休息決對可以跑很久的
每個人跑步姿勢 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看你去使用哪些方式來跑步 畢竟有的人跑步從腳踝膝蓋大腿 伸展角度各有所不同 而且左右腳長度 或是身體有無平衡 都會去影響到 所以所使用到的力道 訓練的肌肉群 以及習慣的肌肉群 也都不一樣 所以 主要還是看板主跑步 跑這樣距離 是要訓練 肌耐力 肌肉彈性 肌肉收縮 還是肺活量 還是為了跑健康 或著有其他目的 個人觀察 其實跑越遠的人速度快大部分 腳踝 膝蓋跟大腿幅度 不會太大 但擺動頻率快 也有的喜歡跳著跑 有的黏著地板無聲跑步 不過終歸一句 跑遠不代表好
jeslousy wrote:如題,小弟接觸慢跑...(恕刪) 你要練心肺順便減重不知你的體重是有多少你15K一小時半是輕鬆跑還是認真跑跑完談笑風生還是氣喘吁吁如是談笑風生那對你的心肺早無幫助不如縮短里程改用5分速跑拉高你的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