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bean wrote:
當年差不多那個時期附近, Nike正在瘋狂發展他們的氣墊科技,
一樣, 要把極度不穩定的氣墊放進中底, 尤其是air max,
Nike花了很大的功夫設計氣囊的形狀, 並且用大量發泡材質把它包起來以維持穩定性,
但卻伴隨著重量的急遽增加以及嚴重影響腳板的自然彎曲性,
一直到2006左右的air max 360, 在硬質結構跟軟質的氣囊皮一體成型的技術有突破了以後才克服,
同一時間亞瑟士則是持續耕耘多密度堆疊的發泡中底再嵌入矽膠態的亞瑟膠這種架構,
玩了20幾年的氣墊, 一直到11年前Nike才又開始回歸發泡材質的lunarlon,
以前耐吉不就是美國的亞瑟士代理商嗎??
是亞瑟士都把爛鞋給耐吉賣,一直被客訴,耐吉才出自己品牌的鞋子的,
所以耐吉才會少用泡棉,多用氣墊凸顯自己的品牌特色....
不然以前入門款的慢跑鞋,除了側邊的品牌不一樣,每一隻都長得很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