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地登入回文~個人是認為有用個人長年來都有慢跑的習慣,不過份量都不重,約一週跑兩次,一次5~10km去年開始練半馬,往往跑到約15km 開始就會有輕微ITBS 的症狀出現即使從5分半速一直降到快六分半還是避免不了這種情況穿了壓縮褲之後,練了三個月,現在可以用五分半速跑18km 不會有ITBS 症狀1/25 有去參加日月潭29km 環湖,成績是03:00:30 (接近六分速,最後三公里讓我崩潰了,不然可以再快一點)整個過程中,ITBS 也沒有出現所以個人是認為在輔助練習方面,效果顯著但是當然就像前面的大大說的,越保護的部份,就越不會有進步所以我一般10km 左右的短跑還是只穿短褲就上陣了供你參考。
followeye wrote:特地登入回文~個人是...(恕刪) 其實短時間沒差但若參加超過連續3小時的賽事穿著不會更快但更不會受傷 鐵腿不一定要跑步穿其實他就跟女生每天穿的壓縮襪一樣但有的還有類似復健科的肌貼一樣效果但活動性便會受到影響去日本參加全馬 超馬幾乎每個上年紀的日本人都會穿誰管你潮不潮但緊身褲和壓縮褲差距也是很大但一般民眾不太懂就是
Kay Huang wrote:謝謝解答,我大致上了...(恕刪) 通常緊身褲較為貼身,沒有壓縮的功能用來保暖、排汗效果好壓縮褲較緊身褲緊實,穿上去之後拉起來的幅度差異蠻明顯的以小弟擁有的CW-X revolution系列的跟您說明這款壓縮褲上面有很多線條,要拉到腳的相對位置,才能發揮其功用最顯著的就是膝蓋附近的線條,就是用在保護膝蓋的部分也是跑步時最容易感到不適的地方在一般訓練或是跑自己可以承受的距離時壓縮褲的效果並不會那麼顯著從半馬晉升挑戰全馬時;全馬挑戰超馬時(超馬大多會有較多的上下坡)穿著壓縮褲會有較明顯的感受至於為什麼看不太到選手型的穿壓縮褲??選手的練習量比一般人跑者都多很多,在賽事中屬於挑戰自我所以不會穿著這種較保護型的裝備,會以最少阻力、最輕便的裝備為主壓縮褲很貴....拿來訓練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