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中年大叔破pb之夢


jacknahu wrote:
如果月跑量有2~3百...(恕刪)


我覺得這也不是絕對,
如果月跑量有2、300,但全都練6分速,並不是沒辨法破4,
要看6分速對跑者來說是什麼強度,最簡單就是搭心率區間看。
一般成年人35歲,如果跑6分速心率只有130、140,
那他的tempo水準差不多到4:40了,
那破4跑5:40對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如果真的長期維持6分速月跑2、300km,跑個2、3年後,其實心肺早就跟一開始不同水準了,
只是願不願意跑快而已。這類似maf練法,引擎cc數已經練到很大了,只是要不要催油門。


chc671224 wrote:
我覺得這也不是絕對,...(恕刪)


認同chc671224大的看法,所以把留言稍微修改一下

看過一些跑友採取MAF的練跑法,但是月跑量都蠻大的,以下是網路上跑友練MAF的心得
http://blog.xuite.net/harris1020/assassin/159775510-MAF+%28max+arobic+function+%29---%E6%9C%80%E5%A4%A7%E6%9C%89%E6%B0%A7%E5%BF%83%E7%8E%87%E7%B7%B4%E8%B7%91+%E4%BD%8E%E5%BF%83%E7%8E%87%E7%B7%B4%E8%B7%91+%E5%BF%83%E5%BE%97

不知道有多少跑友是採取此種練習方法,成效如何?
jacknahu wrote:
建議多練習10~15K定速跑,而且跑速要能維持在5:00~5:10分/km


土城烏龜阿財 wrote:
重點在於你練習的質夠不夠。
首先要把你的速度提升,接下來6分速或是5:40/km配速自然對你就會感覺相對輕鬆了


謝謝大家寶貴的意見,
目前,正穩定練習中,
上週六20公里LSD,時間兩小時01分
今晚練習10公里54分

雖然距離成果還有一大段距離, 但正緩慢的進步中,截至目前,一月份跑量已經76.6K, 破百容易but兩百難矣(上個月131K)

接下來,間歇跑也會練,期望10K50分完跑
山路部分,選擇離家近的貓空......
jacknahu wrote:
認同chc67122...(恕刪)



MAF我嘗試過約7~8個月

個人覺得最大的優點是疲勞累積的少,不容易受傷

但相對的因為強度低,進步的速度較緩慢

不過對於怕受傷的跑者來說,要做到累積跑量與持續不間斷的練跑非常容易


要注意的是我個人執行MAF久了會有種快不起來的感覺就是了...

雖然會持續進步,可是成效比起搭配間歇與配速跑的練法大概就是兔與龜的差別

不過MAF的缺點也算是優點,跑者只要不受傷什麼都好說

操速度進步快風險也大,一但因傷中斷練習很快就打回原形,不見得會比使用MAF快多少
chc671224 wrote:
我覺得這也不是絕對,
如果月跑量有2、300,但全都練6分速,並不是沒辨法破4,
要看6分速對跑者來說是什麼強度,最簡單就是搭心率區間看。
一般成年人35歲,如果跑6分速心率只有130、140,
那他的tempo水準差不多到4:40了,
那破4跑5:40對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而且如果真的長期維持6分速月跑2、300km,跑個2、3年後,其實心肺早就跟一開始不同水準了,
只是願不願意跑快而已。這類似maf練法,引擎cc數已經練到很大了,只是要不要催油門。(恕刪)


的確,持續執行MAF練法後同樣的速度下心跳率會越來越低,等於是速度會越來越快(我好像在說廢話...)

但如果真的完全都只用MAF的練法,到時真的想快不見得快得起來

更明白一點的說法就是速耐力沒有跟著提升

即便比賽時想解開"封印"也沒辦法比原本MAF的狀態快上多少

不過還是要強調,MAF的練法真的很難受傷,對部份人來說不受傷就是王道啊!
MAF180我嘗試過5個月.之後很少用這方式.因為帶著心律帶很麻煩(清洗也麻煩)

當初是因為腳踝上方骨膜受損(照X光得知的).大概休養5個月.

因為長時間休息後心肺功能與各個肌群也被打回原形了.所以採用MAF180練跑法.

好處是不太容易受傷.沒啥疲勞感覺.(對岸跑友稱此練法為-跑步的內功心法)

缺點如同海尼根豆漿兄說的.執行MAF久了會有種快不起來的感覺就是了...





-船過水無痕、鳥飛不留影-

jacknahu wrote:
如果月跑量有2~30...(恕刪)


這才是正確解答,版主就是沒辦法練那麼高的月跑量
不然大家都知道月跑量最好破200
沒時間跑有沒時間跑的練法
我就是像J大這樣練出SUB4的 但我只有PB馬前的一個月才會破200
只是這樣會後半馬會跑的比較辛苦也比較有受傷的風險
但確實是一條捷徑
每一個人的基礎不一樣
所以練法一定不同
但肯定是要達到一定的質和量(廢話%@!*(^$....)
我的方式是幾乎完全不練 周周跑馬(月跑量42*4=168)
肌耐力在每一次比賽當中慢慢穩定
以賽養賽的情況下 冬天的平路賽 SUB4 沒問題
不過這是不正確的方式 請勿模仿



日式手沖的簡便經濟,賽風的藝術風格,摩卡壺的精緻典雅,義式濃縮的時尚氛圍,全自動懶人樂活

golugolu0421 wrote:
在下路跑經驗十三年,...(恕刪)


mark mark!

多謝各位大大分享經驗!

海尼根豆漿 wrote:
MAF我嘗試過約7~...(恕刪)


maf期完成後。接下來一定就是操速度,
maf的練法是整個時期都不練速度。cc數夠了,再來把他教調好。
mw上有個去年台北馬全馬跑2:53的,
之前卡在3:10好久了,就是操不進sub3,
狠下心來跑了2、3個月的maf,但他的練習量很大,
一次都是一個全馬的量,不累就連跑好幾天,
但如果恢復不過來就休息,不會硬練,
接下來就是狂操速度,去年底就進步到2:53了。
但這只是其中一種練法,我也有認識是每天狂操15km左右4:10的。
操操操就進到sub3了。
不管是sub3還sub4,持續的訓練才是最重要的。跑久就會變快了。
像愛上馬拉松的那個高大哥,年紀愈大跑愈快。刮風下雨都要練。
一點都看不出因為年紀的退步跡象。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