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超級馬拉松對身體有好處嗎?

moyhilu wrote:
半馬、全馬,我認為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是那些超馬,像是要跑好幾天的,或是跑24小時的(今天好像就有一場?),參加這個不是擺明要加速身體機能的消耗嗎?

不管怎麼訓練,人的身體都是有極限的
那些有名的馬拉松選手,老年生活不知道過的怎麼樣,有人研究過嗎?

muganlan wrote:
2007年他被列入美國超馬名人堂之中
算了算,至今年應該是74歲了...
以下短片可以看得出,他身體似乎還蠻硬朗的

或許2~3年後馬拉松會退燒也說不定,如同10年前的單車熱,如今也趨於緩和。

大家都熱衷於跑步,對於跑步也都非常推崇,大家都覺得跑步有百益而無一害,
然而國小、國中的學生,當兵的阿兵哥,都不太喜歡跑步,甚至跑步是體罰的工具。( 功課沒帶、內務不整齊、先去跑操場 )
這是滿吊詭的。

不過,短程的跑步是有益建康,就是有氧運動。
以前打棒球校隊也是要短跑3000公尺(現在大家都跑21KM,3000M算是短跑了,其實應該800M~100M以下是短跑 )。


相較於跑步(全馬、超馬),我覺得網球比較能夠持續到80歲。
最近比較花時間於網球,單車與跑步稍減少,在公園網球場上有看到很多中老年阿伯,60歲~82歲。
最老的是82歲的謝先生,他每天都有打球一小時。( 我有拍他的打球照片 )

單車部份,在2013苗栗郵局100公里單車活動,有和一位70歲的阿公聊一下,他70歲騎單車。
2013的紫南宮環大南投單車100公里也是有遇到70歲的阿公。

跑步應該也是有60~70歲的。
但是長時間跑步,容易得到「跑者膝」。
加上年紀越大,骨關節容易有退化。
(PS : 風濕科的診療重點之一,除了年輕人的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外,就是老年人的退化性關節炎 )


跑步和網球相較,我覺得網球比較適合中老年人(網球場上,年輕人反而很少人)。
網球場上的醫生也滿多的,01論壇網友(網球球友)就有兩人是醫生,現實認識的也有兩位醫生,代表網球滿建康的,醫生才樂意從事,若該運動不健康,醫生是聰明人,他們應該就不會參加。
若跑步也適合中老年人,那跑步的醫生也應該有不少,但沒遇過醫生跑友。

游泳池的泳客也都有老年人,游泳也比跑步還要適合老年人。



另一方面,目前跑步已經有『商業化』趨勢,大家都熱衷花很多報名費,一年跑20場~30場,報名費 + 交通與住大約就要花2萬~5萬。

老年人的經濟收入是積蓄,若每年都報名全馬、超馬,錢很傷,我覺得老年人應該不會捨得一直花錢。

以「經濟面」來說,跑全馬、超馬都要花很多錢(常常報的話),年輕無家庭壓力的人會比較適合,老年人可能也不會花很多錢在跑步。



每個人的天份不同,體質也不同甲先生適合跑全馬、超馬乙先生不一定適合。
還是要評估自身的健康,經由醫生的建議,與評估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跑的健康。
要跑超馬,也不是一般人能跑的.
沒經過嚴酷的訓練,想跑也跑不完.
跑超馬,完賽比成績重要,算是一種自我挑戰.
自我的實現夢想.
至於對身體,大概沒甚麼好處,算是自我摧殘的一項運動.
就像跳水一樣,常常滿身都是傷.

jobba wrote:
要跑超馬,也不是一般...(恕刪)


"跑超級馬拉松不是什麼好東西。我想了又想,也想不出它怎麼可能對你的身體有好處。"我說。

..........布萊恩麥肯錫一聽就笑了起來:"對身體的好處嗎?是沒有。但你會恢復過來,而且我保證:如果你來一趟50公里或甚至100公里的長跑,抵達終點時的你就再也不是出發前的你。"---<<身體調校聖經>> 524頁


看了這段我也去報了百K

真的不一樣

多了跟腱炎.......

不過快好了 鎮西堡來吧~~~~~
【麵包超人】 wrote:
或許2~3年後馬拉松...(恕刪)


跑步和其他提到的運動基本上最大的差別就是根本還不會做這項運動的人也可以繼續一直做.
把 "還不會做硬要做而造成傷害" 歸罪於 "這項運動傷身" 是不公正的.

游泳. 不會游泳的人 (或例如, 沒有水性, 學不會 "魚式游泳",... 等) 可以連續來回不休息的游30分鐘以上嗎?

網球. 不會打的人根本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撿球~ (網球肘, 網球肩又怎麼說~)

自行車 (自行車也是一項 "根本還不會做這項運動的人也可以繼續一直做" 的運動). 自行車近年來退流行的一大原因和許多先前的愛好者愛亂重踩抽車膝蓋騎爆了 (至少我本人就認識不少這種人) 沒有關係嗎~

我們應該著重的是如何健康安全的進行運動, 而不是說這項運動傷身.


至於原來的問題, "超馬" 傷不傷身,
看一下這篇研究 "Potential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ffects from excessive endurance exercise"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677079

http://fitness.mercola.com/sites/fitness/archive/2013/08/23/extreme-endurance-exercise.aspx (參考文獻都可以點進去看一下)
這篇反駁文參考一下..
http://www.runnersworld.com/health/too-much-running-myth-rises-again

還有 http://evidencemag.com/exercise-oxidative-stress/
**重要** 進行這種強度的耐力運動, 進行足夠的訓練和足夠的休息是絕對必要的.
"... Most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if you train in a progressive, intelligent manner, with adequate recovery between workouts, you can build up to extremely high training loads and still be protected against potentially dangerous levels of oxidative stress."


>跑步應該也是有60~70歲的。
但是長時間跑步,容易得到「跑者膝」。
加上年紀越大,骨關節容易有退化。
(PS : 風濕科的診療重點之一,除了年輕人的僵直性脊椎炎、紅斑性狼瘡之外,就是老年人的退化性關節炎 )
<

研究顯示 "不跑步" 和 "長期規律跑步", "不跑步" 有更高的機率晚年會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其實不用辯

跑超過一個量一個速度,身體就會給你直接反應

適合不適合就知道了


很多人不承認,被商業化文宣帶著走,而去參加超負荷賽事。弄的一身傷。花錢事小。造成永久性傷害值得??不舒服當下捨得放棄??永不放棄??終點在前方??

其實我也想知道跑步就是一項運動。為什麼有這樣多內心戲??


適合長跑的體質。有很大關係。


當然努力也可以達成。但是付出的代價也很高



健康???



半馬,全馬可以接受。超馬量力而為
http://www.ustream.tv/recorded/56468489/highlight/584565

這邊剛好有一個跑者她初100 miles在關門前一分鐘回來的採訪影片

可以聽聽看她怎麼說

美國超馬跑者人數在這幾年大幅增加 多到有些國家公園要限制跑者進入人數了


至於健康不健康

個人認為按照我國國健署建議

每天運動15-30分鐘就會健康了

半馬全馬那種距離/時間對健康也沒那麼必要

為了健康該做的事應該是每天運動個15-30分鐘 回家早點睡


CLONING wrote:
按照我國國健署建議
每天運動15-30分鐘就會健康了...(恕刪)


該建議是國人保持健康的 *最低標準* 建議運動量.
這個建議並沒有說如果超過就會不健康了~

- 量力而為.
-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做.
- 要進步, 必須適當的挑戰自我, 超越自己的舒適區.
老文章再浮起來一下..

這篇研究..
"每週跑超過 32K 會比跑少一些的人短命 (但還是比不跑的人長命)"
引來反駁.. 統計方法可能有爭議.

http://www.runnersworld.com/health/will-running-too-much-kill-you

統計方法的爭議: 例如, 假設我們要研究 "抽煙" 是否影響壽命, 假設我們又發現, 抽煙的人開車通常也不綁安全帶, 所以假想中抽煙短命的人可能是因為沒綁安全帶車禍造成死亡, 和抽煙沒關係, 所以在統計上數字必須針對 "不綁安全帶所增加的死亡率" 調整. 現在假設同樣的邏輯要用在 "肺癌" 的人就不通了, 因為 "肺癌" 致死可能是就是 "抽煙" 造成的, 調整肺癌的數字反而可能導出 "抽煙者更長壽" 的結論.

這個研究把統計數字再對 "BMI" (肥胖程度), 血壓, 膽固醇濃度等資料做調整, 這是不對的, 因為跑步可以降低這些危險因子的數字.
這就好像在問 "不計算跑步對身體的好處之後, 跑步對身體的好處是什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