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runner wrote:
當你體重下降的同時,一定可以連續跑的更遠。相信當體重少了 20 公斤後,連續跑 10k 根本不再會是問題,你的硬實力很自然會提升。
說的好呀!!
想我當初為了減肥才開始跑步的,後來跑上癮之後反而為了跑步而減肥...
四、五月份因為幾乎快好又遲遲不能全好的腳傷,想說慢跑放暑假來養傷,
結果因為飯局太多運動太少,一路胖到 83~84 公斤,
但從為了練星光馬開始恢復運動到現在回到 76~77 ,跑起來一整個差很多,
感覺隨便跑都不會累.... 好像整個小宇宙都燃燒起來,連續跑 12K 五天,
到第六天再跑 12k ,想說把體力放完休息兩天,沒想到還可以破自己 12K 的 PB...
甚至前 10k 也破自己 10k 的 PB...
才差六公斤多而已,想想看差二十公斤差多少?
sengsong wrote:
...(恕刪)才差六公斤多而已,想想看差二十公斤差多少?
sengsong 的經驗可作為跑步減重者很好的參考實例。
找到一篇運動科學文章,Can It Improve Your Marathon Time? ,提到降低 1% 的多餘體重可提升跑步速度 1%。
所以從 100 公斤降到 80公斤 的話,速度應該可以從 8.5 分/公里提升到約 7 分速。若降到 70公斤 的話,速度應可以提升到約 6.5 分速。
這個速度提升還是保守的估計,因為這僅考慮體重的變化,並未包含減重跑者的肌力增強所造成的效果。
jedijack wrote:
週末試了一下“跑走法...(恕刪)
謝謝分享!
能否請教你的跑走配比如何?
之前 QQ992288 小姐採取逐漸遞減的方式,似乎是不錯的跑走戰術,給了我下面這個主意。
跑馬若採取金字塔型的跑走配比,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
例如說,前 5k 跑三分鐘走一分鐘,接著 5k 跑四分鐘走一分鐘,後續 5k 則跑 5 走 1,...,到最高預定的連續跑步時間後,可以多維持 5~10k 或開始每 5k 下降一分鐘。
希望能夠保持住後段的體力來衝刺,甚至後段體力沒有下降的話,就繼續維持跑走的配比到終點。
因為水站間隔約 2.5k,所以用距離配比會比較恰當,但是距離不好掌握,所以改用步伐數目取代。
所以我想採取跑步的距離分別是 540, 720, 1080步。
這樣的啟始跑走,應該可以取代賽前大部分的慢跑熱身,多節省一些力氣。
下週的 LSD 再來練練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