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ASICS GEL真的厲害嗎??

欽欽欽 wrote:
好像只有一雙頂級六...(恕刪)


好像只有一雙頂級六千多的,全腳跟都是亞瑟膠

請問版上各位朋友

雙頂級六千多的 全腳跟都是亞瑟膠是哪一款呢?

這雙全腳跟都是亞瑟膠的鞋 腳底會覺得支撐避震夠嗎?

謝謝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之前以為360是亞瑟士的頂級鞋款
所以買了一雙來穿
說真的真的很好穿
但真的重
而且360的鞋底看起來真的不像慢跑鞋
後來研究還有一雙GEL-KINSEI 才是最頂級的
亞瑟膠如果整個佈滿全底,那重量就完全不適合跑步了! 
GEL好不好見仁見智,他吸震力很優秀,蠻適合初學者!


可以參考gel下面的測試
https://youtu.be/RmOimiKIxDY
金星我穿過第4代
亞瑟膠在腳後跟處將近一圈
前掌還是EVA類發泡材質
且蠻明顯的後高前低
進階前掌着地跑法比較不適合
但是休閒腳後根落地跑法或是當快走鞋非常棒
金星4陪我從106kg變80kg 從快走變成6~7分速慢跑
後來退役丟了

金星丟了後買了360
360很明顯不是跑步鞋 較算是潮鞋
走路很棒 但我不會拿來跑4K以上
所以又入手nimbus

nimbus就很有跑格
最上面的鞋帶孔有兩個
鞋子很重 底很Q 很吸我的力氣
一開始跑還蠻沮喪的
穿這雙速度會掉0.3~0.5分速
就會想更用力跑 換來的是增加一咪咪速度 體力卻大幅度流失
後來不管速度了隨意跑 反而還比一直看時間來的快一些

貓嘴巴... wrote:
之前以為360是亞瑟...(恕刪)

Nimbus我穿過15代
在這之前我都穿n牌或另一個a牌的跑鞋
說真的一開始穿nimbus
真的會有點不適應那個像踩到狗屎的感覺
而且重量還不輕又拖慢速度⋯
但隨著我每星期穿它跑4次
持續一年多後
不曉得是鞋底被磨耗變輕
還是習慣它的重量
感覺起來其實覺得它不重
但360就真的很難適應⋯



wgyilv wrote:
金星我穿過第4代
亞...(恕刪)


大約10年前在鞋店看到忘了是哪代Nimbus分解展示樣品, 大概就知道是這麼回事,
小時候看過雞蛋掉在亞瑟膠上的廣告, 只能說它太成功&震撼人心,
只不過廣告中那塊亞瑟膠, 跟前面有板友分享的YouTube影片,
從物體掉落的一瞬間看來, 似乎是比較接近凝膠的狀態,
但我們有看過這塊材質直接使用在鞋子上嗎?

有的, 就是下面這種型態的亞瑟膠,

大概20幾年前曾在鞋店看過幾種型態亞瑟膠的展示品, 
他就是把廣告中的凝膠態亞瑟膠封裝在約5 mm厚的膠囊裡, 再嵌入中底發泡材質中,

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這型態的穩定性太差, 無法直接使用,
當年差不多那個時期附近, Nike正在瘋狂發展他們的氣墊科技, 
一樣, 要把極度不穩定的氣墊放進中底, 尤其是air max, 
Nike花了很大的功夫設計氣囊的形狀, 並且用大量發泡材質把它包起來以維持穩定性,
但卻伴隨著重量的急遽增加以及嚴重影響腳板的自然彎曲性,
一直到2006左右的air max 360, 在硬質結構跟軟質的氣囊皮一體成型的技術有突破了以後才克服,
同一時間亞瑟士則是持續耕耘多密度堆疊的發泡中底再嵌入矽膠態的亞瑟膠這種架構,

玩了20幾年的氣墊, 一直到11年前Nike才又開始回歸發泡材質的lunarlon,
幾年後adidas發表boost後, 各家自己配方的發泡材質開始如雨後春筍冒出來,
這才讓人慢慢發覺, 發泡材質的質輕、不會過於激烈變化的力學特性、又同時兼具穩定的特性,
才是最適合運動, 尤其是慢跑這項運動需求的材質, 只要耐久性的問題可以克服的話,

亞瑟士這20幾年來努力耕耘的, 就是Nike花了20幾年繞了一圈才又回來玩的東西,
只要多層材質與形狀搭配得宜, 發泡材質所能展現出來的避震能力與舒適性絕不會輸給氣墊,
再在外圍與最大受力位置嵌入矽膠態亞瑟膠, 可再提供穩定性與提高反饋的彈性,

另外亞瑟膠其實是有發泡的型態的(以前亞瑟士官網曾經列過所有型態), 
印象中是一塊圓圓的立體發泡材亞瑟膠材質, 用來嵌入後跟中底中, 但好像很久沒見了,
為何他們明知道並沒有使用廣告中那種凝膠態亞瑟膠, 大部份靠發泡材質但不明說呢?
其實跟Nike一樣, 就是需要一個視覺上跟印象上的噱頭,
消費者被長期洗腦, 用最大塊氣墊跟亞瑟膠的就是功能最強大的款式,
但針對進階使用者來說, 這些所謂的頂級款卻達不到最重要需求, 
其實他們自己也很清楚, 所以設計跟炒作的方向都是偏向潮鞋的路線...
只有一雙asics dynaflyte
後跟吸震不錯
但我是前掌落地>"<
如果是新手
推薦asics nimbus 20 以前的
或 asics kayano 24 以前的
先保護好雙腿
然後練好技術
再換回彈好的
被民主、被言論自由、監督人民、大內宣、性騷擾,真是「共規綠隨」。挺台獨,去當兵。
小弟刚好從Kayano 24 换到26。
是有什麼大變動吗?
感觉虽然较轻,但屎样全失,还在適应中
從CUMULUS 13開始每年買一雙ASICS,一直到某年買了RIDER19。
因為4E的CUMULUS都只有一種配色而且配色太醜。
RIDER腳感比較硬,跑起來比較快。CUMULUS比較會吃腳的力量,但保護性較好。膝蓋不容易痛...RIDER只跑沒幾次,平常還是都用ASICS跑。ASICS表布真的容易破,底沒啥磨損布就破了
xmtiger wrote:
小弟刚好從Kayano 24 换到26。
是有什麼大變動吗?
感觉虽然较轻,但屎样全失,还在適应中

單從配備來看, 主要是從25開始多了一個FLYTEFOAM Propel,
有內嵌奈米纖維的發泡材質, 強調輕量跟回彈感,

不是蠻多人對於亞瑟士會吃掉比較多腳的力量有些微辭嗎,
也許這樣的調整可以更符合競速的需求...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