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問跑三千如何更快?

艾索 wrote:
為了增加速度不外乎...(恕刪)


是不是要練PLANKING?
就看跑完後腰是否會不會酸吧~~不過我沒特別只練3K,所以不清楚核心肌群對於3K來講

是否也是關鍵,因為最少都是跑6~8K,剛跑的一陣子時跑完腰會痠,也想過是否核心肌

群要鍛鍊一下,有練過一兩個月的,大概一周兩次,
做法是靠牆空氣椅x 1.5mins-->休息1 mins-->Planking x 1 mins-->休息1 mins x 8回
因為每次大概花一小時做這些運動,陪老婆追劇時最好消耗時間的運動

但後來就沒特別再練了


樓上空氣椅1分半可以8回.好威阿

一分鐘三回就腿軟不想練了.

要練多久才能到1分半*8
alienterry wrote:
樓上空氣椅1分半可...(恕刪)


剛開始是用1分鐘做6回,因為矯情的人與狼牙棒都播太長了,做久了沒感覺後就增加回數,

然後再慢慢增加時間,不過跑量增加也是可以讓做空氣椅時間增加。

感謝各位網友回覆

近來工作比較忙 一直沒時間去跑
今天早上第一次試間歇

先快走個五圈暖身(我都在操場跑)
前面三趟還可以維持400m 90~95秒左右
第四趟大概100~105秒了
之後一趟比一趟久..
呼吸還不習慣
長吸長吐、兩吸一吐
都覺得還沒吸飽就想吐
還沒吐乾淨就缺氧想要在吸
沒想到..我的無氧能量這麼弱

繼續努力
感謝各位

to 艾索
請問那是哪個APP程式
感恩
我的錶是TomTom的,上傳到TomTom網頁上所顯示的

我自己練間歇吸吐次數會很快,都沒氧氣了怎麼跑得快呢~我是這樣認為

就如同汽車要跑得快,油門就要踩的深,化油器除了噴更多油外進氣量也會增加

但你也不是飆速宅男的田所,肺活量是常人的兩倍多,那當然多吸點,

多吸點又可以這樣看
(1)
吸的次數比吐的次數少

兩吸一吐

沒吐乾淨就吸,吸進去也不多

(2)
長吸長吐

吸吐的方式不對吸的也不多


這兩個都是可以透過改變呼吸的方式得到改善,

吸的時候肚子是變大,讓肺部有空間可以擴張

吐的時候肚子是變小,壓迫肺部將空氣排出

這些網路上查的到的

不過吸吐方式要改變也沒那麼快,但這樣的改變我覺得是對長距離

很有效


但最快速的方法當然是頻繁的吸跟吐,反正才3K

不過所有的訓練都是一步一步來,但也不要同時進行,一種一種改
(1)呼吸
(2)步頻/步伐
(3)姿勢(腳板著地的方式/上半身/手部)
還好多好多東西我也都在練習/調整...然後固定時間參加活動確認效果

以上個人見解,有錯再請各位指教
我每天只有1小時運動時間(暖身-跑步-休息-跑步-休息-暖身)
操場運動 習慣一吸一吐 很舒服每次邊跑邊睡覺 小心不要撞倒跑友
慢歸慢 但跑起步來像走路一樣 很舒服能讓你不知不覺跑完3000M
盡量用鼻子1吸1吐比較不會累 如果開始累再用嘴巴吐氣能跑更久
夏天喝水比跑步重要
小弟慢跑都是長吸長吐
1k平均五分鐘
不管跑3K還是10K都是5分一圈
3K大部分14分4X秒
10K都是50~52分
目前慢跑最多12K 1h4分

*************************
1K平均5分鐘其實很模糊,
你輕鬆跑E配速在哪?
其實還是要測出你的跑力值才知道,
那些都是自我感覺的,
而假如你說的3K 14分4X秒這跑力值是38,
10K 50~52分 這跑力值是40,
那有可能你跑力值落在40~42之間,


最近想試試看增加速度
一開始腳步跨大一點
或是速度加快一點
1K之後就特別喘..速度就降下來
結果就13分40秒~14分左右
***********************
這跑力值41
基本上蠻符合的,
你沒有訓練耐力體能下短跑跑力值會比長距離高,
相信你馬拉松可能就是38,半馬可能就是39

PS.因為速度加快.1.5K後就特別喘.幾乎撐完

想練到12分左右

********************************
12分左右range很大,12分59秒也算,12分整也算,
也就是說跑三千配速要在4分20秒就是12分59秒了,
配速要跑到4分內才是12分,
跑800、1500以內都是R配速以內,跑3千要跑到I配速上下,
跑5千1萬則要在T配速以上,這是基本的觀念,
你的目標真的是12分的話,那就是跑力值48、49,
距離你的目標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跑的。
********************************
是要訓練哪裡 還是說大家吸吐方式有不一樣

感謝大家

********************************
吸吐方式不是這樣練的,
不要天真以為在跑步時要練習呼吸,
呼吸是一種節奏,不要把這當成關鍵,
體能、肌力、技術乃至心志之結合才是關鍵,
三者配合才行的,每種練習都有其目的與方法,
練習呼吸的目的為何?一是增進最大攝氧量、二是增快攝氧速度、
三是提升心肺能力,一是要靠練習間歇I配速來達成,
二是要靠R配速趟數達成,三是要M配速長跑有氧動力訓練,
要練到的是自然呼吸,也就是「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境界,
這不用特別去注意呼吸,懂了嗎?
我個人的方法就是這樣練的,沒在意什麼幾吐幾吸的,
丹尼爾博士只強調重點要完成吐氣,因為吸很快,吐比較慢,
然而會發生「缺氧」是體內CO2濃度過高所致,這表淺的特徵在吐氣不完全即接著吸氣,
但是重點如我說的並不是你不想完整作好,而是你上述三種沒有加強的結果,
你吸得多又快會有這事發生嗎?你的心肺血液循環強,體能好作功效率強才是關鍵,
我在跑步機上練習I配速,跑步機設定在14.4km/hr跑三分鐘休兩分鐘5個round再跑E 10分,
重複兩次練到不怎喘才是關鍵,同樣的練200 R或 400 R 5次下來也沒在喘,
這才是你的呼吸到位了,不要再天真的以為幾吐幾吸數拍子練習後就會練好呼吸了,
照我上述所說那才是渾然天成而非人工加料。

而想要練到那跑力值那耐力網都有教,
只是要選對還要觀念正確,不能躁進免得容易受傷,
還有要量力而為,每人天生還是有其極限的,
只是這41~49差距可不是一年半載可以趕上的,
就算短跑勉強趕上了,你的中長距離馬步功夫應該是很不扎實的,
想再精進恐怕很難!更可能的是你進步個兩三個跑力值就會卡關,
因為你中長距離不扎實的緣故,
至於要練三千12分內呢?建議你先從全馬課表週期訓練16週完整一次練完,
通常就可以提升2~4個跑力值,接著一個月整備只跑E配速休息,
後再練習半馬訓練16週一次再提升跑力值上去到47,
假若未達成就再練一次這週期課表,接著最後再用10k課表練習到跑力值49,
快的話一年就能達標,慢的話一年半至兩年都有可能,
切莫心急或誤以為跑力值大提升,肌力很重要,要試著去與身體對話去感受身體的強度明顯改變,
肌肉組織乃至大腿臀部腹部都能感受得到力量的輸出,
你說的會喘其實是你的核心至大腿肌力太弱了,
可以看一粒腺體增加乃至微血管增生的影響,
同樣的,技術也是會同步進步的,跑步沒有捷徑,但是更要用對方法,
只想要用速成的是很難達標的,尤其跑力值差很多時,
至於其他跑者網友的建議你聽聽就好,
像是跑200十趟要跑在42秒,我只能說沒那能力練出來的是傷害居多,
至於步頻嗎?因人而異,丹尼爾博士只是提及至少要180spm,是至少哦,
步幅則是會隨著你的速度而變化的,不用特別在意,
而跑姿是會隨著你的肌力體能進步而調整的,畢竟要輪轉得越快,虛功就越少,
大致就是這樣,多看一些專業文對你才有幫助,畢竟你的目標蠻高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