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腳掌著地?

kennychu123 wrote:
...沒有人在跑力值低時跑步經濟性是高的...(恕刪)

"跑力值" 高低

"跑步經濟性" 高低
的因果關係為何?


任何運動的經濟性都和柔軟度(range of motion), 敏捷度, 協調性, 運動技術,
等有很大相關, 而這些特性除了個人遺傳, 和不斷的練習都有很大相關性.
而 "不斷的練習" 須要基本體能的支撐.

現代四體不勤的人常見的問題是, 當他因缺乏練習, 運動的經濟性不足以執行某種強度的運動,
他不願降低強度從頭練起, 而是使用輔助設備(例如跑鞋, 鞋墊, 護膝, 壓縮褲,...等) 仍硬要做.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跑力值' 高低和...(恕刪)


Google一下,
跑步經濟性(running economy)是指在非最大強度的跑步過程中,人體所消耗的能量高低情形;在相同的跑步速度下,能量消耗較少代表有較好的跑步經濟性,能量消耗較多,則跑步經濟性較差。

那跑力值高低相對於跑步經濟性呢?

其實牽扯到觸地時間、振幅、左右平衡、一大堆的,
而我們現在就單純討論PM對於跑力值的關係,
不用想太複雜,如先前提到關鍵跑姿需要一定的肌耐力作條件,
假如跑力值低的話,那就會如定義的消耗能量過高過快,
所以才會練沒多久就痠痛速度變慢了,
想一想,平常不上拉與頂到屁屁的,
突然間要一直作到這動作怎麼可能不會累,
而且跑步是在比速度不是在比動作標不標準,
唯有速度上來了,那動作才顯得有意義,不是嗎?
所以我才會強調「往前」的重要性,要學會身體力量配合速度控制往前出力,
這才是很多人沒領悟的道理,

樓主的參考成績5K 24:20 耐力網跑力值 39,
這算一般人很普通的,這樣要練前腳掌著地一點意義也沒有,
為何?很多人都誤以為前腳掌著地是只有前腳掌著地而已,
事實上,並非如此,觸地時間短的關鍵在於前腳掌著地後順勢轉換,
腳根一樣會點地的,只是那非常短,然而一般人沒練過的話,
轉換過程腳根著地時間一定久的,又或者腳根不著地,
那只會更累而已,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肌耐力條件下的,
真要練習的話,建議跑上坡往前練個400幾趟,下坡走回去,
因為上坡往前就不用特別在意拉起與前腳掌落下,
記得不要龜速縮小步伐,一個禮拜練一次就好,練完要休息讓大腿與臀部恢復。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