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小弟目前碰到一個問題,想問一下各位前輩 慢跑是為了健康還是為求進步?

起初是為了破百的身材減肥,順便可以維持健康,
然後跑著跑著就不自覺養成習慣了(一天沒跑就覺得當天沒過完),
維持就是到現在,

三個月前膝蓋受傷休息到上週,可說是整組砍掉重練,
然後今年女王生日禮物恰巧送了肖想很久的EPSON810跟NIKE那組可以帶著游泳的防水無線MP3,
又開始慢慢恢復了訓練量,
從減肥的目的變成維持日常運動習慣,默默的也邁向第六個年頭,
為了不浪費女王的心意我會一直跑下去的!

月跑量150KM~200KM的小魯路過.

PS.附加價值就是每次去做體檢出來的數據都非常漂亮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

sos14422 wrote:
感覺有點陷入,是山...(恕刪)


GPS錶、心跳帶真有必要購買嗎?

目前我還是用智慧型手機下載馬拉松世界的APP
他的主要功能幫你記錄你的路程,速度,總里程
錶比手機最大不同就是輕巧
其它功能都一樣

心跳帶
自己的身體最能感受
還是去看儀器上的心跳



angela000217 wrote: GPS錶、心跳帶真有必要購買嗎? ...(恕刪)

我覺得因人而異耶

我帶gps 心跳錶 是為了即時掌握自身速度及狀況 以前沒有帶錶 我還真不知道自己心跳可以操到200這麼危險 還想活久一點心臟不想提早報銷 所以還是帶著保險

sos14422 wrote:
感覺有點陷入,是山不是山的困頓之感,

剛開始跑步是因為我小學跑很快,這種優越感使我愛上了跑步

因為年輕好強都會想跟別人競爭,於是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在慢跑上,

可當年紀越來越大,碰到事情越來越多,最後慢跑變成我的休閒活動,

有時就會想我每天花那麼多時間在慢跑(含走路到運動場、熱身操、收操,約一個半小時)上到底在幹嘛

明明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量就足夠了,但就會有一種 我怎能輸給過去的自己那種感覺,

想問大家會有這種感覺嗎? 又怎麼調適?


參加路跑

拿個獎盃回來
慢跑...是可以持續的運動
兩個月前的健康檢查,醫生警告我,再不做運動,就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
小弟五年級後段班,已經來到人生的高峰....體重的高峰
BMI來到29.6!!!
於是...有了減重燃脂的人生目標
網路上推薦的"超慢跑"剛好適合我這多年未曾運動的中年大叔
每週1~5,每次30mins
第一週,用走的田徑場三圈(約1.2公里),因為完全跑不動
第三週.田徑場五圈(走三跑二),我想我應該是慢跑冠軍(因為沒人跑得比我慢)
第五週,田徑場十圈(跑十圈),慢跑就要慢慢跑
只是,如何才能最有效的燃脂呢?完全不知道是否bpm變化如何?
所以評估了半天,買了E牌810V,其實,應該買PS500就好,畢竟我的目標是燃脂,並不是三鐵...
但是,810V 的手錶外型,防水,GPS,完勝PS500 啊!~(我承認,外型很重要...)
但是軟體的部分PS500搭配pulsense portal 應該很讚,滿足99%需要燃脂的大家
810V配的runsense view 就比較偏向訓練用途,生活管理部分較弱,是美中不足地方
真希望810V餵進去pulssense portal 軟體中作生活管理,或是runsense view 軟體加一些生活管控的設定
使用過後,對於燃脂更有信心了,因為以這種龜速,正好跑在燃脂效率最高區域(124~158bpm)
跑太快就提醒你減速,810V 真的是燃脂教練啊!~
當然也有許多牌子有類似功能,M牌,G牌...
都可以參考,善用工具來做為慢跑教練,後續可以做不同的訓練,或許有一天去參加個半馬也說不定哈哈~~(滷肉腳的幻想...)

所以,看個人需求囉!



前兩年有突破自我的想法


但。生活是殘酷的

老二出生。工作壓力。金錢壓力

能跑步就上天的恩德。

能多方面接觸也不錯。不要被單一運動綁死。

一開始是為了健康想要減肥,跑步對場地器具要求也不高

後來為了讓自己持續保持面對挑戰的動力,就想要一直跑

運動不僅賺到身體健康,還能保有面對挑戰的活力,還有

不需要跟別人比,照著自己步調,持續有在進步即可,期待

有天能為自己留下跑完全馬的紀錄.
我也快40了,我是3月開始為了戒菸而跑,菸是戒了,體重也暴增10公斤,還好有晨跑,不然這下子不知要再多胖多少公斤。
慢跑的回報很直接,血壓從14*回到12*,心跳也從每分鐘接近100降低到70-80,大概都固定跑半小時5-6千,這一陣子因為腳傷剛好,跑的時間縮短3分之1,慢慢加,怕加太快又受傷,又要忍住停跑的痛苦.....
現在暫時都只在操場繞圈圈,也在慢慢增加赤腳跑的距離,有打算過一陣子去跑公園,等肺活量再好一些就去跑路跑,目標是參加個半馬完賽吧。

sos14422 wrote:
感覺有點陷入,是山...(恕刪)


我是為了健康而運動

因為要監看心跳數

所以就買了心跳表
小弟從二年半前開始跑步(在這之前是沒在跑步,都是假日騎公路車而已,騎騎六七十K),半年後參加了第一場10K,接著陸續參加了六場半馬,大都以五分半到六分速完賽。

跑完高雄馬半馬後,就告訴自己不要再參加路跑賽了,然後仍一直維持慢跑的習慣,每週三次,一次5K,不戴GPS錶輕鬆跑,流流汗跑健康的,一直維持到現在。

我一直有個疑問,不知跑步對膝蓋會有什麼影響?於是,我掛了一個親戚的診去照照X光看看,結果出來了,雙膝關節髕骨有外翻的現象。我目前跑步都維持六分半到七分速,跑5到10K左右,膝蓋暫時沒有任何不適。

同行的家父七十出頭,沒有運動的習慣,算長期站立工作,照出來的結果,髕骨位置非常正,完全沒外翻的現象。

因為二年半前沒拍對照組,所以不知道這兩年半來是否因為跑步而產生一些影響,不過檢查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有沒問題,好提早發現提早預防。

要不要繼續跑下去呢?該做什麼調整呢?我自己要稍微思考一下了。


對了,建議樓主買心跳錶合一的GPS錶比較方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