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辦法保證結果,但有跑有機會,衝了拉!
蕃薯藤新聞:90歲路跑老鳥,公車上打手槍
ps.真是辛苦阿伯了,都力拼這麼多場馬拉松,精力還是用不完,
但還是要用對地方....
bg7175 wrote:
普林是靠尿液排出,汗流多了尿少了,普林就高了~~注意水分補充!

放肆人生 wrote:
我~我~我,附上兩張健檢表證明
jerry.lee.taipei wrote:
挖李勒
你三年來改變好多:
* 總膽固醇: 225 --> 141
* 三酸甘油脂: 276 --> 43
* 飯前血糖: 279 --> 95
fat365 wrote:
沒吃藥能讓飯前血糖從279降至95,也算是醫學奇蹟...恭喜你
我很少吃肉,覺得吃肉(啃雞腿)看到骨頭有罪惡感,就很少吃肉,點菜飯居多,但去年的三酸甘油脂也有400多,跑步、騎車之後, 三酸甘油脂: 400 --> 89。
neocavort wrote:
以前每天一萬公尺,後因為左心室肥大,醫囑少跑步!
(長期跑步的後遺症?)
會是運動員心臟的肥大 ?
或是高血壓引起的肥大 ?
雖然mobile01論壇上的單車車友、跑友有不少是醫生,但很少有醫學背景的跑友分享運動員心臟的知識。
之前有看心臟內科檢查心電圖,剛好那位心臟科醫生是有報名大佛盃單車自我挑戰的單車愛好者,我問他關於運動原心臟肥大問題,他說「運動員的心臟會比較肥大,但是其功能是正常的。而長年高血壓的心臟肥大是功能不正常的。」,我問他「我會不會有 ?」,他笑著說「休閒性質騎單車的人,是不會有運動員心臟肥大,除非是體院( 體育大學 )選手,每天( 一整天 )都練很大的,才會。」
他接著說,雖然都是心臟肥大,但運動員的肥大,和高血壓的肥大是不同的,心電圖、超音波能分辨。
不知neocavort先生的左心室肥大是否為運動員心臟肥大 ?
您每天10公里的練跑,大約持續幾年 ?
您的年紀大約幾歲 ?
醫生的建議應該是要遵守的。
另外,節錄一段關於「運動員心臟」網路資源--A+醫學百科的名詞解釋。
資料來源出處,http://cht.a-hospital.com/w/%E8%BF%90%E5%8A%A8%E5%91%98%E5%BF%83%E8%84%8F
運動員心臟 wrote:
運動員心臟(athlete『s heart),由運動引起的生理性心臟增大。S.E.亨申於1899年首次發現越野滑雪運動員的心臟普遍增大,不僅左心大,右心也大。早期有人認為運動員心臟的增大不是純生理現象,而是由急性心臟過度負荷和心肌衰竭引起的病理現象,因此曾稱之為「運動員心臟症候群」。經過多年的研究,目前認為運動員心臟輕度增大,心功能良好,系運動引起的生理性改變。隨著臨床醫學和基礎醫學的進展,關於運動員心臟有很多新的資料,並逐漸形成一個新的領域,稱為運動心臟學。
...(恕刪)
運動員安靜時心率緩慢,這特別多見於耐力訓練項目(如公路自行車、馬拉松、中長跑及足球等)運動員中。中國運動員安靜時出現竇性心動過緩者占 54.94%,最慢的是33次/分。國外文獻報告動態心電圖檢查於夜間睡眠時發現運動員心率最慢達21次/分。這些運動員均健康狀況良好,可進行正常訓練和比賽。
外國文獻報導,職業自行車運動員和水球運動員心臟容積最大可達1700ml。訓練內容不同對心臟的影響也有差別,耐力訓練運動員的心臟以心腔擴張為主,力量練習運動員的心肌肥厚可稍佔優勢。
警語,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有規律的運動的確是有幫助,
但我舉自己是疑似反例。
求學時代只有固定打籃球(一周兩三次),沒有其他運動習慣,BMI正常,體脂正常,很少感冒。
退伍後一直到35歲都沒有規律運動,很少運動,BMI到26~27,體脂不知,明顯覺得體力變差,
跟以前比起來,比較會感冒,一季一次吧。
35歲後開始從游泳開始,然後跑步,到重量訓練,持續至今約2年多,BMI23,體脂16%~17%。
但是,但是,至從開始重量訓練後,我自覺變得很容易小感冒,為何是小感冒?
因為都是症狀很不明顯,例如:輕微喉嚨痛,微發燒,微微身體痛,不像以往有感冒的大症狀。
只是頻率有感高,差不多每兩個月1.5次。以前我是每年感冒大約2次。
剛開始,我是推測可能是運動過度。隨著經驗增加,我可以排除是運動過度這個原因。
倒是,以前下巴一側不會腫,現在身體微恙,就會有點腫。
去看了醫生,醫生也檢查不出所以然。
總結, 我覺得我是在開始自主訓練時,求好心切,不服輸,加上生活上壓力一起來,把身體反而弄壞了。
所以,大家看了樓主這篇後,起而效法規律運動是件好事,但是,千萬要循序漸進。
因為常看到有人一開始跑步,就在問半馬全馬,10km/50分這些事。
不要老想著時間結果,讓身體覺得舒服的運動比較重要。
cagedu wrote:
小弟跑步的收穫就是
膝蓋受傷.看也看不好
自己認為是韌帶問題.醫生又不給照mri
現在快1年了.也不知該怎麼瓣?
運動前,都要暖身,拉筋、舒展都是必要的。
好的慢跑鞋,也是重要的。
好的慢跑鞋,比較有緩衝力量的保護性、支撐性、穩定性。
您的膝蓋是痛在側面嗎 ?
膝蓋兩側是各有側韌帶,裡面是半月板、十字韌帶。
我是痛在側面,經過半年的復建治療,有好很多。
醫生通常不太給人照X光、關節鏡,
照X光應該不算大工程,換其他醫生掛門診看看,您就說明您的運動史(運動量),痛的程度。
而關節鏡就是大工程,算是侵入性檢查,要局部麻醉,檢察關節液的濃度,大部份是運動員、老人家的退化性關節炎會用到這個大工程檢察。
看中華職棒,投手都有在退場後冰敷肩膀。
請教
不知在座諸位跑友、前輩,您們跑完10K、5K、20K之後,會冰敷膝蓋嗎 ?
有無必要 ?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