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英國馬拉松大賽僅1人跑完因第2名帶其餘4999人跑錯路...

charleskcl wrote:







除了第一名之外,「其餘4999人」包含第二名有什麼不對嗎?
對讀者來說,在意的只有「1」跟「4999」這兩個數字而已,
若你堅持要分第一名、第二名、另外4998名跑者這三個角色,
我不能說你錯,只是原本簡單的二分法,你硬要分成三分,
只是增加不必要的閱讀障礙。...(恕刪)


不不,不是我硬要堅持,是樓主標題有"帶"和"其餘"這兩個詞在一起容易誤導,打個比方,您會說Michael Jordan帶領場上其餘4人擊敗對手;還是說Michael Jordan帶領場上其餘5人擊敗對手?

這是基本的國文程度問題,也或許是我太認真了
真離譜~ 那樣多人的賽程耶! 都沒有任何參與賽程的維護人員嗎!

小小~山豬 wrote:
那樣多人的賽程耶! 都沒有任何參與賽程的維護人員嗎!


詳情請看BBC的新聞: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tyne-22488193
或是12樓我提供的部分翻譯:

"全馬及半馬的選手因為指揮者站在錯的位置而轉錯彎"

所以
應該是有人在協助指揮跑者
只是他站錯位置了...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liu.jack21 wrote:
第一名,跑姿是腳後跟...(恕刪)

這沒什麼好猛的吧

日本跑者大多屬於後腳跟著地跑法,跑進三小時以內的也不少

歐美跑者這幾年前腳掌著地跑法則是變成主流

由於最近的研究認為前腳掌著地跑法理論上會比較快、對身體負擔較低

日本也才慢慢較多改為前腳掌著地跑法

以前奧運的馬拉松項目也有一個冠軍是後腳跟著地跑法的
liu.jack21 wrote:
第一名,跑姿是腳後跟...(恕刪)


看照片可能不太準...
由最後進終點的畫面也看不太出來他落地是腳跟或前腳掌?


但看得出來他跑得很流暢
雖然最後幾乎是走進終點

我覺得最猛的是...
這是他的初馬!
2:42:24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秋秋風掃落葉 wrote:
不不,不是我硬要堅持,是樓主標題有"帶"和"其餘"這兩個詞在一起容易誤導,打個比方,您會說Michael Jordan帶領場上其餘4人擊敗對手;還是說Michael Jordan帶領場上其餘5人擊敗對手?

這是基本的國文程度問題,也或許是我太認真了

你的舉例文法沒錯,意義也沒錯,但跟標題的結構較不相同,因為你只有兩個角色,一個是 MJ,一個是「其餘人」,標題是有第一名、第二名及「其餘人」三個角色,若要做與標題相同例子的話,你可以改成如:先發五人只有 Michael Jordan 一人獨幹,Pippen 帶其餘3人坐壁上觀。但我會認為,就算是「Pippen 帶其餘4人」我也更容易理解,因為我關心的是MJ 自幹,其他人坐壁上觀…有沒有發現,改成這樣子,又會引發你原本質疑這一個標題的問題點?問題是在「其餘人」是否包含第二名,我認為要包含,誰知道「第二名」有幾位呢?若是三位並行、一起走錯路,那要改成「第二名等三位帶領其餘4996人跑錯路」嗎?沒這麼複雜吧…
小弟沒什麼國文造詣,沒辦法跟大大談國文程度這種東西,只是小弟自己的觀點。

zohar wrote:
日本跑者大多屬於後腳跟著地跑法,跑進三小時以內的也不少
歐美跑者這幾年前腳掌著地跑法則是變成主流
由於最近的研究認為前腳掌著地跑法理論上會比較快、對身體負擔較低
日本也才慢慢較多改為前腳掌著地跑法
以前奧運的馬拉松項目也有一個冠軍是後腳跟著地跑法的...(恕刪)


這有人發表統計研究過, 例如有兩篇..
比較高等級的馬拉松比賽 (冠軍 2:22:17), 統計越優勝的選手們使用 "非腳跟跑法" 的比例越多;
但一般等級的馬拉松比賽 (冠軍 2:55:16), 使用 "非腳跟跑法" 的優勝選手們比例並沒有比較多;
沒有說腳跟跑法就不會贏, 統計中全體選手使用腳跟跑法的人高達 90% 以上.

http://www.runresearchjunkie.com/foot-strike-pattern-and-performance-in-a-marathon/

這篇有相當大比例的 "國手級" 採用 "前足/中足" 跑法..
http://www.runresearchjunkie.com/what-is-the-best-running-form/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有人發表統計研究過...(恕刪)


跑的順姿勢正確能不受傷就好了,
又不是腳跟落地的跑姿就是錯的。
前、中足落地也是有跑到受傷不能跑的,
只是腳跟落地不是現在的流行的趨勢而已。
也許20年後,前中足落地又被淘汱了,
沒要拼國手,
一般人能跑進破3就很值得高興了。
重點在決心,不是跑姿吧。
chc671224 wrote:
跑的順姿勢正確能不受傷就好了,
又不是腳跟落地的跑姿就是錯的。
前、中足落地也是有跑到受傷不能跑的,
只是腳跟落地不是現在的流行的趨勢而已。
也許20年後,前中足落地又被淘汱了,
沒要拼國手,
一般人能跑進破3就很值得高興了。
重點在決心,不是跑姿吧。...(恕刪)


這個意見我個人不能同意. 其他說法我還沒什麼專業立場表達意見, 但至少 "重點在決心,不是跑姿吧" 這句我強烈不建議任何人採用. 如果跑到身體出毛病還不停 (例如, 跑到任何的筋骨(骨頭, 關節, 包括膝蓋, 軟骨, 韌帶, 肌腱, 筋膜)痠或痛, 小腿前面痠或痛, 腳背痠痛, 腳底痛, 等等), 以為 "決心" 可以 "征服" 任何困難, 那可能等在那裡的就是受傷. 至少我個人經驗, 以前我真的須要決心才能跑 3~5K 以上, 但改了姿勢以後 (當然, 改姿勢的決定本身也須要決心), 我根本完全不須要任何的決心就可以輕鬆舒服不痠痛跑更遠更快. 但這只是我的個人經驗.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個意見我個人不能同...(恕刪)


不能說不適合a跑法,適合b跑法,那a跑法就是錯的,
前提是姿勢是不是正確了,像現在一堆人把腳跟著地講的像洪水猛獸,
反正不管怎樣,不是中前足落地的就是要先改成中前足落地,
腳跟著地會受傷,大部份都是因為姿勢不對,中前足落地也是有姿勢不對受傷的人,
例如腳跟著地腳尖比較容易偏掉,變過度外八的話容易引起跑者膝,
但中前足落地這方面腳尖會自動修正回來,赤腳的會修正的更正確,
但如果腳跟著地姿勢正確的人,並不會有跑者膝的問題。
那問題是出在外八,不是出在那邊著地,赤腳,中前足落地的故意去跑外八,久了也是會受傷。
本來就沒有一個落地姿勢可以保證100%不會受傷。
你可能一開始誤解了我的意思,
跑的順姿勢正確,如果跑的順姿勢正確,又怎會一下子這邊痛、那邊痛?
應該沒人會說我跑的很順、姿勢正確,但是我腳底痛、腳背痛、膝蓋痛吧。
另外,我說的決心,是因為你前一篇發文提到大部份國手級是用中前足跑法,
我才說大家沒要拼國手,如果能跑進3小時就很值得高興了,
但這不是光姿勢就能解決的,也要有決心去練。
除了少數萬中選一的跑馬奇才,
光給100分的姿勢就能跑進sub3了嗎?
國手級強的主因是他們練的多練的勤,不是因為他們是中前足落地吧。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