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前熱身伸展,跑後收操也伸展,會降低受傷的機會,但並不能保證不會受傷。否則,難道那些成名的短跑選手怎麼還會受傷,難道他們都不熱身和伸展嗎?所以這是機率的問題,當體能條件差和體重不利時候,只需要常識就可以判斷,高強度訓練會使受傷機會增加。
happyrunner wrote:在跑步訓練上,不會稱...(恕刪) 你的認知有錯誤。所謂間歇運動是指分為目標期及恢復期交錯的運動。其中恢復期通常定在Z1,而目標期則有可能落在Z1、Z2、Z3或者Z3+。也就是說,間歇運動並不是一定要以高強度來當作目標期。台灣典型的運動業餘者通病就是沒有認真去瞭解運動理論,一味土法煉鋼,以為強度越高越好,最後搞到疲勞累積、運動傷害。這並不是熱身伸展就可以避免的。
你所謂的目標期,絕對不會是馬拉松訓練的間歇訓練。以跑馬常用的知名 Yasso 800 間歇訓練法為例,要跑 3小時的馬拉松成績,則做間歇訓練時要跑 10 趟 3 分鐘的 800 公尺。但跑馬時絕不能用這個速度去跑,因為這個是馬拉松 2:38 的配速,以三小時實力的跑者來說,約相當是 5k~10k之間的配速。只要用 Interval Training 搜尋,就可以輕易地在維基百科找到定義。我覺得剛要運動的減重跑者應該用低強度來運動,用你所謂的「間歇」或正式的間歇訓練才容易受傷。
mobisucks wrote:我們這裡在討論慢跑減...(恕刪) 我不認為 80 或 90 公斤體重以上的人,適合用間歇方式練跑,即使做了三週過渡的訓練。也許經過半年或一年的慢跑,減輕了部份體重,並奠定體能基礎,才考慮做間歇訓練。一般建議新手練跑時,都不會做間歇訓練的建議。即使老手的每週跑馬訓練中,間歇訓練的哩程數通常也建議不超過總量的 4~8%。以我而言,我慢跑好幾年才嚐試間歇訓練。很多跑健康的跑者,更是不碰間歇。看到你所謂的用間歇來減重才會令我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