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跑馬拉松吧 我覺得距離越長 越容易上台領獎因為你只要撐得住 當然我所謂撐得住是指每個禮拜訓練量都要超過一百公里以上 還有比賽調整得宜像我的速度不好 五千十七分多也在路跑大比賽拿不到獎但是跑馬十三次 除了初馬落馬 十二次都有拿獎我覺得是這樣 一般體院學生速度很好 五千一萬很強 在加上年輕跑十公里的路跑賽總是占便宜但馬拉松 超馬 標鐵 超鐵可不一定 只要你月跑量在三百公里以上 每天持續我覺得要上台並不難 當然基本速度要有 我未受正式訓練第一次跑五千是二十一分多有一定的速度 把耐力練好就OK
kazusn wrote:建議跑馬拉松吧 我覺...(恕刪) 哦,你的速度很快哦。那10K應該差不多在38~40之間,如果LSD常常跑的話,馬拉松進330應該可以的。其實5K、10K快的話,照理馬拉松應該相對的快才是除非是很少練LSD長距離練習其實有一些比較聰明的跑者,都會選比較冷門的場次來跑,比方說,有全馬、半馬的場次,一般選半馬來跑,就比全馬更加容易得獎雖然只是半馬,但至少有得獎吧。太熱門的場次,就真的不容易了。而且我發覺一個現象,台灣跑者水準有年年提升假設今年330有上台,明年可能要320才能上台…
小弟10k pb是三十六分五一秒馬拉松跑進過三小時一次 大概都是三小時幾分大學時是田徑隊 算接受半桶水式訓練其實我覺得只要你每次穩定都能跑三小時附近 很快你就出名了至少在業餘是這樣 兩小時三十分 交給體院的去拼我到大學之前沒跑過田徑 也是邊工作邊練習
康語錄 wrote:路跑競賽真的都是有體...(恕刪) 坦白說我會曾過要拿第一或是前幾名,因為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榮耀感,這種感覺勝過拿到獎金也是支持我一直跑下去的其中一項動力,曾經幾次拿到分組的第六名第七名,與上台領獎的機會擦身而過,覺得很懊悔....但現在覺得上不上台領獎已經不重要了....想一想這些運動員花了多少心力在鍛鍊上,他們才是配得領獎的,但我還是會繼續跑,繼續參加路跑賽,就當作這是對台灣運動員的支持和鼓勵,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投資,因為我希望我到了60歲還能登上青康藏高原,還能到南極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