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pentax wrote:其實 NIKE行銷 應學ADIDAS行銷積極送鞋測試 ...(恕刪) 剛好相反,ADIDAS是向NIKE看齊。NIKE先前的 N 人大測試辦了1、2次,後續送出的鞋不計其數。像我,不是很喜歡NIKE的AIR鞋,偏偏鞋櫃裡永遠有雙NIKE AIR SYS.。只能說NIKE的行銷做的太好。土城烏龜阿財 wrote:Nike的Lunar....可以搭配sport bond統計距離、消耗卡路里的,但沒有量心跳功能,卡路里只是用推測的。..(恕刪) 依先前N人大測試,sport bond被抱怨的要死。幾乎沒跑友給它好評。
阿pentax wrote:那為什沒有ADIDAS般 PO(連結)在MOBILE01的測試文呢?? 因為Nike有他的專屬網頁Lunar Glide+測試網頁另外那段時間Nike還常在比賽現場有體驗攤位,印象中可以用跑步機試跑。在01 Po測試文會買的人會比賽場中會買的人多嗎?另外台北馬拉松報到現場用來示範晶片如何綁的鞋子也是Nike,當天我聽到好幾個人在問鞋子是否是要賣的?所以你覺得誰的行銷強?
starcow wrote:To Vody: 您...(恕刪) Supernova Glide 與 Asics Nimbus系列等級不同喔,Supernova Glide定位在中高級,Asics Nimbus是頂級,Supernova Glide的前後腳掌避震都要比Asics Nimbus還要硬一些,很難說哪一款的避震性比較佳,因為不同體重的人穿起來感受會不同,像我的體重穿Supernova Glide就感覺比Asics Nimbus來得適合,而體重較高的人穿Asics Nimbus就會覺得避震性比較優,所以關鍵在於使用者的體重是否契合於所選擇的鞋款,同是一般楦尺寸相比的話,Supernova Glide的楦頭會比與 Nimbus 10稍為窄一點點,這兩款在台灣都沒有引進2E或4E的尺寸,您穿4E楦尺寸,那想穿這兩款,只能從國外購入台灣,僅供參考。
Vody wrote:Supernova ...(恕刪) 感謝Vody的回答小弟 已於 去年美國的Cyber Monday用75折購入4E的nimbus 10 和 4E的nimbus 11 各一雙雖然打了75折,不過運費高達75美元, 荷包大失血,今年過年只能窮酸度過了.....Orz此外,小弟目前的體重約 78~80公斤,所以穿Nimbus系列剛剛好.只不過Asics的楦頭以經夠窄了,想不到Glide更窄, 看來得放棄此鞋了小弟會關注Glide的原因, 在於它的後腳掌設計,很適合我的內旋不足我的前一雙跑鞋New Balance 1063與此鞋後腳掌設計略同但是經不起我摧殘, 當時是80公斤左右, 每天慢跑10公里, 跑一般柏油路不到5個月,後腳掌就幾乎磨平了, 而且前後腳掌的 避震軟墊 已有碎化的現象最後1063被我打入冷宮了.
感謝V大的分享,每次看V大的文章都是一種享受。小弟面臨的狀況反而是想找雙楦頭比較窄的,我平常穿asics Nimbus一般楦的,我的腳足測出的寬度是B跟C,Nimbus我穿起來腳裸包覆性非常好,很滿意,但是就是覺得楦頭有點寬,雖然跑久了也不會不舒服,但是就是想是不是可以穿楦頭再窄一點的跑鞋。我的體重64,穿Nimbus覺得跑柏油路軟硬很適中,看這篇文章這雙好像是可以考慮的?
拜讀了 Vody大大 一系列的文章後,讓我對跑鞋有了一定的認知。唯恐 自己判斷錯誤 ,不知能否把鞋子磨耗照片 放上來 ,讓有經驗者 替我判斷一下是否 過度內旋,我慢跑時會外八。 另外 按照 濕足弓測試法(WET TEST,足印觀察法)大致上是 High-Arched Flexible Medium-Arched Flexible 這兩種。感謝 各位先進指教。nike air max 9595 後腳跟亞瑟士 GT-2120 後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