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已有所悟,但實際去店選購時發生問題,請Vody大大指導:-
在第一次請教Vody大大之前,我用的是Cushion 17,是試穿了(除了ascis & mizuno)nike、new balance、adidas、Puma、Reebok、Fila、Kappa的牌子櫃台的所有款式後買的,原因是穿起來『最軟』。請教Vody大大之後,昨天也試了ascis最新及次2代的款式,還是不夠『軟』。這裡我產生了一個疑問,選購『避震型』鞋子是否選最軟的(不然如何避震)?麻煩Vody大大指導。
我也同意,各家鞋廠以相同大小來說,對於楦頭的大小(足圍及寬度),有所不同。
那有相關的對照表可以參考嗎?
例如:28.5號的鞋子,2E的足圍與寬度是多少?3E的又是多少?
那日系的鞋子,需要符合JIS的規定嗎?
小弟我有查到這個表格,不知實用性高不高?
(請注意,查表有分童鞋、男用鞋及女用鞋,不要查錯囉。)
http://www.fha.gr.jp/data/size2.html
註:足圍量測方式如下
http://www010.upp.so-net.ne.jp/silkroad/sokui.html
以我這種感覺性差的,或許現場穿並不會很緊,等到買回來穿個幾小時後,就知道痛苦囉。

boling1259 wrote:
請問VODY大哥:我...(恕刪)
各家鞋廠出的鞋款各有各的偏好(足圍及寬度),並沒有相關的對照表可以參考,因為各家廠牌所出的系列太多了,而每一系列所使用的鞋楦都不近相同,但有一點是常買常看鞋子,經驗一多,幾乎不用試穿,您一眼一看就可以很準確地判斷出適不適合您穿,我就是目測就很準了,因為您已習慣穿多寬的鞋子,基本上您應該都可以拿捏個八成的準確度了,您提供的參考表格很專業,很有實用價值,比我還專業,感謝提供,我個人認為,尺寸非常好確認,像我是2E寬度,基本上一定只買寬楦,縱使沒有2E楦也絕對不會買一般楦,有些廠牌甚至要4E才適合,所以尺寸很好確認,最困難的是,您在台灣買不到自己需要的寬楦,因為在台灣8成的廠牌都直接出歐美的一般標準楦,亞洲標準2E(男性)大多沒有出居多,我有很多鞋款都是託美國網友代購的,所以尺寸很好確認
PS:很有趣也很諷刺的是,全球約8成的鞋子都是台灣鞋廠公司代工生產的,但要在自己的台灣國內買到適合穿的寬楦版鞋款卻難如登天,真是很無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