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目前的跑步習慣,及遇到最大的困擾:
有時間並在工作不累時抽空慢跑。每次練跑距離為4公里-10公里。
喜歡往戶外跑,在不同的環境享受跑步,不喜歡在學校操場不斷的繞圈。
一年約參加10-15場路跑活動,具備半程馬拉松能力,
最大困擾為15公里後速度明顯下降,且續航力不足,半馬成績陷入瓶頸。
想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利用不同的訓練方式,提升自己的慢跑實力,擴展自已的慢跑世界。
3.miCoach的跑步訓練計畫中,你希望達成哪一項(請從以下六選一),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
C. Run a Race參加比賽 (5K、10K、半馬、全馬)
希望可以在2010年底參加生涯首次的全程馬拉松,且在四小時內完成。
F. Finish Faster速度提升計畫 (5K、10K、半馬、全馬)
半馬完成時間大致分佈於2小時至2小時20分之間,因實力不夠而無法有穩定的成績,
想要精進能力,穩定於1小時50分內完成。
2.我每周約有3~5天會到學校操場跑步,視身體及天氣狀況而定,每次約跑2.5K、健走約2.5K。目前遇到最大的困擾是之前主要仰賴飲食控制的方式讓體重自原本的104kg減重至目前的83kg左右,而目前則希望輔以慢跑的方式讓體重更進一步的下降,但總是感覺效率不佳且遲遲無法向理想體重邁進。
3.我想透過miCoach的Lose Weight減重計畫,有效率地減重至體重標準值內(我的身高181cm,體重理想值上限為77.75kg)。
2.目前的跑步習慣
去年開始練跑,一開始是陪著先生練習半馬,自己則以5KM為首次參賽目標,至今已參加過5K及9K的比賽。
準備路跑比賽:使用Runner's World的SmartCoach排定課程來進行練習(每週四天)。
平日練跑:每週3~4次,視天氣狀況決定練跑場地。
戶外為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練跑10KM。
雨天則在健身房跑步機上訓練,練跑7KM。
遇到最大的困擾
比賽訓練時,因為沒有設備的輔助,無法確實測量距離及速度,大部分只能在跑步機上訓練,少數的戶外練跑只能在操場進行,邊數圈數還要邊看手錶、換算速度,常有顧此失彼的煩惱(忘了跑幾圈、維持速度不易)。平時練跑,雖不用太注意速度,但不能不知道距離。選擇河堤自行車道練跑,主要是車道邊每0.5K會設立標誌,至少讓我知道我跑了多遠。
每次練跑時,身體狀況皆不相同,有時一路順暢;有時卻渾身不舒服;有時得跑過某個距離後才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但目前沒有儀器可以隨時報告身體的情況,使我無法作適當的因應。而心跳速度是最簡易的判讀依據,如果能有心跳帶紀錄&監測心跳狀況,有助於觀察現時身體的狀況,進而對速度或距離等...作最有效的調整。
3.miCoach的跑步訓練計畫中,你希望達成哪一項,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
Be Fit健美計畫
Run a Race參加比賽(太魯閣馬拉松21K)
從小到大都不是運動健將,更不曾想過把跑步當成日常最主要的運動。最初練跑的目的雖然只是陪跑&陪參賽,卻從練跑的過程中漸漸發覺了樂趣與成就感,從被動的照表操課到自動自發地喜歡跑步,是經過一段不算短的時間醞釀而成。所以,我希望將『慢跑』當作一輩子的興趣來培養,不求跟大家比快、不強求要參加多少的路跑比賽,只願自己能健康的跑步、快樂的跑步。
許多長期慢跑的女性前輩,身材都非常的勻稱,對於愛美的我而言,雕塑下半身是首要的目標。
再者,希望參加太魯閣馬拉松比賽,邊賞風景邊挑戰我人生的第一個半馬。
性別:男
年齡:17
職位:學生
【目前的跑步習慣,及遇到最大的困擾】
我每周一到五都慢跑至搭校車的地點,每次大約1K,在學校偶而會跑我們的大樓,從一樓跑到四樓然後跑經過三棟大樓再下至一樓,平常假日則去附近的寶二跑步,大約20~30K,未來將規劃更長距離的慢跑路線。
以前學校在測驗體適能1600m時,在班上總是吊車尾,體力和耐力非常差,才跑沒多久就在喘,於是決定每天進行慢跑,提升耐力和加強體力,現在仍持續進行慢跑,不過目前的耐力仍不夠好,有時跑久了會覺得心跳跳得很快,很害怕超過心跳負荷,也不知道該如何調整。
因為本人的BMI值(15.2)屬於極度過輕,總是被別人笑稱為竹竿,目前希望藉由慢跑改善身體,保持健康和改善體質,很希望MiCoach能幫助我去調整運動最佳狀態。
【MiCoach的跑步訓練計畫中,你希望達成哪一項?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
我想要參加Micoach的Be Fit健美計畫,加強自己的耐力與體能狀態,並可以提升我運動的效率,達到最佳化運動效果,或許因為MiCoach的幫助讓身體的機能變好,使我不在過瘦,擺脫竹竿的命運!
You know, sometimes all you need is twenty seconds of insane courag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