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cony的鞋真的不錯穿,也不太需要磨合,以pro系列來說,目前比較喜歡pro1的腳感,pro2偏硬,pro3以入手再找機會試試看,Elite款很好穿,昨天跑了16k的M配,結束後有欲罷不能的感覺,只是我覺得耐用度不會很好
補齊Endorphin 家族的最後一塊拼圖~Endorphin elite對我來說一個跑鞋的完整體系應該包含穩定支撐、全體重緩震、慢跑、訓練以及競速(加上野跑也可以),而saucony用Endorphin 家族告訴大家這就是他們交出的答案。其實除了saucony不少品牌也有在組建自己的高端體系,比如adidas的adizero、brooks的HYPERION、newbalance的feul cell,只不過saucony早一步完整了。我很佩服saucony的設計師與企劃的完美配合,因為一雙鞋甚至是一整個體系從計畫、設計到推出需要非常多的溝通與時間,更何況是品牌秀肌肉的高端體系,從去年推出Endorphin 三兄弟第三代大改款,改善了舊款的穩定度外,普適性的提高更是廣獲好評,但同時也讓人擔心頂尖碳板競速鞋的上限比不上其它競爭品牌,就在這時saucony告訴大家:我家還有一雙Endorphin elite,它才是頂尖碳板競速鞋。這個掐的剛剛好的時間點,真心讓我佩服。我對Endorphin 家族的理解是全體都有很不錯的穩定(嚴重外翻族未知),然後包含全體重段緩震、慢跑、訓練、競速以及野跑,你都能在其中找到適合的鞋子。Endorphin edge:野跑鞋Endorphin shift 3:媲美TRIUMPH 20的全體重慢跑鞋,穩定性甚至還更好,厚實的pwrrun中底加上4mm的pwrrun+鞋墊根本是加厚版的kinvara 14Endorphin speed 3:中小體重的速訓鞋,穩定性極佳,大體重後掌跑法可嘗試,中底柔和腳感加上不錯的彈性,展翼尼龍板可以有效的抵消一定程度的外翻Endorphin pro 3:全體重競訓鞋,柔和化的pwrrun pb除了競速拿來訓練也適合,但柔和外表內潛藏的競速基因,適合有一定基礎的跑者Endorphin elite:有著頂尖碳板競速鞋中最多的穩定設計,如果說pwrrun pb是披著柔和外衣內藏競速基因,那麼pwrrun HG則是穩重性格內有著更為充沛的回彈因為週六早剛收到鞋子只跑了23公里,加上這篇寫的有點長,因此詳細分享會另寫一篇。對了,我非常欣賞elite上面的各個穩定設計,真的是細節滿滿。
題外話:有人問我是不是saucony員工還是有拿廣告費?答案是:以上皆非。我有自己的工作,鞋子都是自己花錢買的,也沒特別折扣,所以我更願意稱自己是:saucony推廣義工。其實會分享saucony鞋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喜歡它他家的鞋子,二則是他家沒進我的楦頭(寬楦頭)、沒進我的鞋碼(D楦29.5)、沒進我想買的鞋款(shift 3)、更是讓我找不到專櫃試穿(桃園),人說八字不合,我這都四字不合還這樣堅持,這算真愛了吧?!今天開始詳細分享Endorphin elite,這一期是分享鞋面以及穩定設計。Endorphin elite我最喜愛它的穩定設計,因為大部份競速鞋不會特別注重穩定,一來為了減重、二來高手不需要,但我這個跑渣需要啊~再來Endorphin elite鞋面材質透氣、強度不錯外還很舒服,而且沒有壓條強化的地方還略帶彈性,因此就讓鞋面整個更適合我的腳形跟腳長。當然沒有百分百能適合每個人的鞋子,面對高價位的鞋子,建議還是親自試穿最好。首先先來看一下鞋子本體的四面照:光用看的就能感覺非常透氣的鞋面,摸起來還很舒服。Endorphin elite在鞋頭處有很厚的防撞壓條貼合在內側,延伸到小指處,因為我是大拇指較長的腳型,所以沒問題,但小指較長的要注意。大拇指處小指處內側在楦頭處,只有用logo壓條額外增加強度,保持透氣的同時利用鞋面材質本身略為柔軟的特性來適應腳寬,因此同為D楦29cm的Endorphin speed3我穿會擠腳,但穿Endorphin elite卻完全不會。我大拇指關節處較為突出再來在中足處兩側都有壓條增加鞋身強度,但為了適應跑者,壓條有多處鏤空,目的也是包持透氣的同時讓略為柔軟的材質能調整適應腳型。足弓處:外側:鞋舌是雙面麂皮的材質多處鏤空,透氣不壓腳背,我是高腳背完全不會不舒服,鞋舌兩側都有縫彈力帶,但跟一般的一片式彈力帶不同,Endorphin elite是兩片彈力帶中間有類似塑膠細絲的東西縫在一起,壓起來軟彈軟彈很舒服,這個設計因應該是搭配中足穩定帶收緊後可以舒緩中足兩側壓力。不清楚材質,但壓起來很舒服。鞋跟材質與鞋身不同,類似棉混聚酯纖維有一定延展性跟彈性,上方有一個像枕頭的填充。外側從前方強化壓條延伸形成一個固定帶兼提環的設計,鞋跟這樣的設計好處是腳跟下方較為突出的人會很舒適牢靠(我就是),但腳跟後方較平的人是否會不跟腳就有點難說,基於這點這款鞋要注意鞋碼選擇。說完鞋面的設計,再來說說Endorphin elite的穩定設計,其實以我穿過的各家碳板競速鞋來說,撇開hoka,Endorphin elite的穩定真的很強,它的穩定除了中底材質本身就很穩、中底下方加寬外,就是它獨特設計的中足穩定帶以及碳板鞋難得一見的鞋床。內部看出去,那塊就是中底綠色部份上腳後實際腳底位置中足穩定帶兩端跟鞋帶第三孔縫在一起,所以將鞋帶第三孔拉緊放鬆可以調整穩定帶的強度。穩定帶通過下方碳板腳與穩定帶中間用軟彈的夾心彈力帶緩衝上述的穩定結構讓Endorphin elite的穩定性不亞於一般慢跑鞋,但鞋重仍然保持著碳板競速鞋的標準,也就讓這雙鞋的適穿人群更廣了,這點也是在現在Endorphin 家族全體體現出來。這雙鞋我目前穿著跑過4次大約38公里,以我跑渣的程度(5~6分速),只能說它的中底比Endorphin pro 3穩定,加速更容易,其它等多跑一些距離再來分享。最後,感謝您耐心看完這篇文章,謝謝您。
這次的南橫百K多虧有了Endorphin Elite,讓我在時間內順利壓哨完賽,來分享一下Endorphin Elite給我的感覺,重量:Elite是雙輕量的的碳板鞋,讓我上坡跑走了50K的距離,雙腳也沒有什麼重拖的感覺。抓地力:沒有什麼刻紋的XT900大底,應該讓不少人質疑他的抓地能力,但我這一趟跑下來,經過了幾處施工中的路面跟隧道中的濕滑路面,並沒有感覺到滑腳的情形,就算是下坡較高跑速的情形下亦然,每一步都扎扎實實穩穩的。耐磨性:直接看照片吧~我也不知道這樣算耐磨還不耐磨。穩定性:Elite輕薄透氣的鞋身布料,讓我對穩定性抱持著一個問號,不過這趟實際跑下來,穩定性方面完全沒有問題,下坡高速跑動的情形下,雙腳依然被包覆的好好的,不會有腳在鞋艙裡滑動的情形。緩衝&支撐:完美!!! 沒錯,完美這就是我對Elite緩衝&支撐性的評價,他從第1K到第100K給我的支撐感始終如一,緩衝力也沒什麼衰退,我是第一次跑百K,但直到跑完我的膝蓋、腳踝,足底筋膜都乖乖地沒有傷痛,索家的FORMFIT獨家緩衝支撐系統真的如他的宣傳文宣講的一樣,甚至更厲害。現場看到最多人穿的是HOKA,可能HOKA在這部分也跟Saucony一樣優秀,不然應該不會有如此多的跑者選擇穿HOKA吧!跑感:這是我第一次穿碳板鞋(也是這雙鞋第一跑,沒錯~完全沒有磨合期),但是完全沒有不適腳的問題,索家最新的PWRRUN HG中底加上四爪槽式碳板提供剛剛好的Q彈力道,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在整個15小時的跑步過程中確確實實的體驗到文宣裡提到的彈中帶柔的腳感,而且有個我自己覺得很神奇的地方,在我跑了85K後,剩下15K時我肌耐力跟體力早已完全不行了,我只能開啟快走的步兵模式(約莫10分速),在關門時間的壓力下,我選擇在平緩的路段稍微跑起來(大約8分速)好爭取一些時間,這時的我感覺跑起來比用走的感覺還省力,對腳踝的負擔壓力較小,步伐轉換間感覺有人在輕輕推著你前進的感覺,我想可能是SPEEDROLL + 碳板 + PWRRUN HG中底三者相互作用下,帶給當時理應步伐拖沓的我還能有緩震回彈~向前滾動~彈性回饋的自然步伐。總結:Endorphin Elite不論是在輕量,支撐,穩定,Q彈,省力,透氣上,技能點數應該都點滿了,而且是雙平易近人的頂級跑鞋,就算是像我一樣的一般般跑者也能輕鬆駕馭自如,你給他多少他都能給你相對應的回應。本來55K轉換區是有準備替換的鞋子,但後來決定繼續穿著小粉完成剩下的45K,後來證明我的不換鞋續跑的選擇是正確的,感謝Endorphin Elite。
以前長駐在對岸時,不時有跑鞋界的勞斯萊斯的網友發文出現後來所幸(也是慶幸)在對岸的通路買了雙saucony triumph自己很喜歡其跑步及走路的腳感也買雙女triumph 給女王大人從此我們倆就愛上了Saucony 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