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家都跑幾次半馬後,才跑全馬?

先給樓主挑戰自我一個讚~
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自己挑戰的目的是什麼??
以下是個人的經歷分享~
我以前參加路跑都是玩票性質平常幾乎不跑,志在參加為了完賽禮一年可以換一條浴巾從2007-ING開始到2009換台北富邦再到2015台北市政府辦都是一年一跑但總在最後進終點站的那一瞬間,完賽的快感解脫有點麻痺...心裡總是有不甘心因為這不是我要的
近幾年每次最後的半程幾乎都是當步兵慢慢走回終點,心裡OS明明是參加半馬的卻只能看女子組的全馬車尾燈被刷卡而過...
後來在去年下定決心要挑戰初馬~因住萬華所以挑了一場自己的主場艋舺馬(有名的辦桌馬)路線也是最熟悉的不需舟車勞頓
時間回到2016從年中七月就開始備戰下載NIKE APP設定計畫有訓練菜單中於在挑戰前完成一場LSD~30K的訓練
在當天起跑後沒多久還特地跟了一個百馬阿嬤跑了五公里後再回到配速六分鐘完成前半馬,然後再30~32K果然有撞牆期身體的不適後
終於給它穩穩的跑完在自己設定的五個小時內完賽目標達成成績04:50:27,雖然有美中不足的完賽獎牌變成胡迪警長的布偶罵聲不斷(應該是導致2017停辦的導火線)真是可惜,不過2016.11.06艋舺初馬的體驗真是永生難忘阿~
在今年2017/03月完成第二馬(萬金石)05:00:30 上週11/20完成第三馬(冬山河)有點驚喜,意外破PB~04:25:05
目標是是一年兩場每個縣市跑一場,有人問跑步對我而言,講坦白是很無聊,孤單的一件事但是過程有痛苦有快樂要懂得享受
重點是自我身體的對話也很重要,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一個人可以跑很快,一群人可以跑很遠,跑很快不代表就可以跑的到終點~
跑步是運動健身,循序漸進~只有累積沒有奇蹟,與樓主共勉之一起加油吧~


larryhsiao wrote:
我喜歡慢跑...前...(恕刪)
慢跑,慢跑,慢慢跑,慢慢加,不是跑一窩蜂,不是跑大家瘋,不要過於計較什麼半馬全馬,養成循序漸進的練習跟習慣,受傷了什麼都划不來,太逞強,年紀漸長會後悔的。共勉之,已跑六個半馬,每月100到120公里左右的50歲大叔,至今也沒有全馬。
想跑全馬就報全馬

完走也行被關也行。能持續跑21都能完成全馬。

全馬一堆都在最後一秒進終點。玩關門全馬的人很多。你不會是最後。先去玩一隻就知道哪裡不足要練什麼。
我50多歲跑過20多場含超馬,半馬只有3場,
這些全馬超馬沒一場是從頭跑到尾,每場在
兩小時後一定來個大抽筋,然後只能慢走,這
樣也能完賽代表現在全馬給的時間很寬裕,
當然還是要注意身體反應,有異常狀況該放
棄還是得放手來日方常
我從第一場半馬二小時多,進步到約90分左右,稍有把握才報了全馬(沒練過21公里以上距離),初馬3:30左右(49歲),
每個人狀況都不同,量力而為,以不受傷為最大原則!

人中之龍之1 wrote:
幾次半馬不是重點,當你有把握可以全馬全程跑完,不限速度,就可以報全馬了。
可否全程跑完,沒下場前沒法知道,但有幾個Hint可以評估看看,

1. 每個月/週跑的距離是否達到200KM/50KM
2. 半馬完賽後感覺體力仍有餘裕
3. 半馬成績可以在2小時內
,...(恕刪)


小弟最近的一次是六分速跑完半馬
可是此速只能撐25K
sub 2還要努力才能達成

所以還沒膽去跑全馬...
健人就是腳勤
沒報過半馬
年少輕狂,第一次參加路跑活動,
傻傻的,600元21K,再多200元,
就42K,CP值覺得,800元=42k,
滑算【當時最多只跑到11k】,
結果初馬當天大風大雨大太陽,
差點掛掉,含淚到達終點;兩腳
大腳痛到完全不能行走,全休了好幾天
#那個年代,路跑好便宜....

2005-12-18台北ING


建議版大,半馬練快一點,再去報全馬,不然跟我一樣【吃苦頭】囉
我沒跑過半馬 直上全馬 前提你要能不停跑1小時以上 速度不重要 肌耐力要有 不受傷大不了用走的 發現樂趣後 再慢慢迫自己PB吧 初馬宜蘭冬山河 5小時50分~
半馬跑不到10場就跳全馬
後來就沒跑過半馬 因為要湊百馬
目前96馬
全馬後半段相當考驗意志力與痛苦忍受力
日式手沖的簡便經濟,賽風的藝術風格,摩卡壺的精緻典雅,義式濃縮的時尚氛圍,全自動懶人樂活
只有跑過兩場高雄超半馬25KM
加上這個月剛跑完台中岱宇半馬
完賽成績1小時27分
目前都還不敢往全馬邁進
完全是不一樣的強度阿....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