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跑步姿勢很醜,卻跑的又快又輕鬆??

gaoqlxp wrote:
研究人員發現:藉由左右搖擺身體,企鵝的鐘擺走路方式有助於保存能量,使能量耗損降至最低
企鵝的復原率(每走一步所保留給下一步的運動能量)高達80%,而人類的復原率僅65%。

Prophet Dragon wrote:
就算是真的, 這頂多是"輕鬆", 企鵝走路根本稱不上"快".
此外要考慮跑步的目的.
獵豹就是要快, 如果管什麼回復力, 可能先餓死.


所以,爆發力型的運動 ( 棒球、網球、籃球 ) 步伐能量復原率 很低 ?

而速度慢、耐力型的 運動(動物行走),步伐能量復原率高 ?


網球 滿像獵豹,救球時,不太管能量復原率,救球只要以最快最短時間跑到,且花費的力量回收率低。



科技新龜 wrote:
看完徐國峰跑法~~有點納悶,他是大致上腳掌著地時,應該是在前掌
這樣比較吃力的腿部應該是小腿負擔比較重


但是,我上各月買的馬拉松書,寫道,腳尖著地的,是短跑選手。
腳尖著地跑只能很短時間,很難想像長時間用腳尖負擔跑步時的體重數倍負擔,那些有效率跑法好像主要也是用腳掌著地,不是用腳尖,所以短跑選手才有可能腳尖著地跑。
至於企鵝的怪異姿勢,主要應該是企鵝主義是在海裡活動覓食,身體發展成適合游泳的型態,上岸走路就退而求其次了,況且他是鳥類,很多鳥類走路都是探頭探腦的,可能是鳥類身體構造造成的..


【麵包超人】 wrote:
但是,我上各月買的馬...(恕刪)



antispy wrote:
腳尖著地跑只能很短時...(恕刪)


但徐國峰是馬拉松跑者,也是三鐵而且是教練,他應該知道腳尖著地,是短跑選手,

不可能用在長跑~不然很快就受傷~怎會教跑馬拉松的人用腳尖著地??(當然如果是想拿獎金跑前十名另當別論)

本來我也是用腳尖跑~真的跑沒多久小腿就腫脹




科技新龜 wrote:
本來我也是用腳尖跑~真的跑沒多久小腿就腫脹


還真的沒看過用腳尖跑的~芭蕾舞跑法??

一般路上常見有腳跟著地或腳掌著地:
(一)腳跟著地腳踝轉一下腳掌離地彈出下一步
(二)腳掌著地就看速度,跑得慢腳跟會輕輕碰地然後腳掌離地彈出下一步,跑得快腳跟來不急碰地就彈出下一步了。

還有一種是全腳掌著地的,腳掌腳跟就差個些微時間依序著地...

從頭到尾都刻意掂腳跑的人應該是刻意要練蘿蔔腿吧??這個在路上跑很少看到...
以前剛換姿勢的時候,小腿一直酸,後來才發現原來太刻意腳掌跑法就變成掂腳跑了。
科技新龜 wrote:
但徐國峰是馬拉松跑者,也是三鐵而且是教練,他應該知道腳尖著地,是短跑選手,

不可能用在長跑~不然很快就受傷~怎會教跑馬拉松的人用腳尖著地??(當然如果是想拿獎金跑前十名另當別論)

本來我也是用腳尖跑~真的跑沒多久小腿就腫脹鬱卒(恕刪)


請先徹底了解姿勢跑法是什麼
1.姿勢跑法不是要你墊著腳尖跑,是運用前腳掌落地且腳跟會輕輕點地,在步頻180時那個感覺是腳跟碰地時就很快拉起來,因此旁人會有錯覺以為只用"腳尖"在跑。
2.人類的跑法不會因為長跑或是短跑而有所區別,簡單說,請你光著腳去跑看看長跑或是短跑,看能否受得了用足跟落地??
姿勢跑法強調的是人類與生俱來跑步的能力來進行跑步運動。
(Haile是著名的馬拉松長跑選手(運動筆記稱呼他是長跑皇帝幾乎所有你想得到的田徑長跑紀錄,Haile都曾是世界紀錄保持人),這慢動作影片很清楚的拍到前腳掌落地的整個過程)
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video&cd=2&cad=rja&uact=8&ved=0CCMQtwIwAWoVChMI7Ybe6pSoxwIVRZeUCh1Pjg8k&url=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L3s7z8DXVwo&ei=x6fNVa2HDcWu0gTPnL6gAg&usg=AFQjCNGvRqnvZ2X4iS0-y6Ta7MgJafTzCA

3.你說跑的時候很吃小腿肌力,這沒錯,任何從足跟跑法改成姿勢跑法的人都經歷過小腿酸痛的過程,有沒有想過這些應力之前是身體的哪一部份吃掉的??答案是你的骨骼關節,請問你要用肌肉還是要用骨骼關節去吃這些應力呢??

hiroyoshi wrote:
請先徹底了解姿勢跑法...(恕刪)

sengsong wrote:
還真的沒看過用腳尖跑...(恕刪)


感謝大大回覆~~

剛剛看了幾篇影片,每個跑者都有自己一套跑法,所以還是選擇自己習慣跑法

科技新龜 wrote:
感謝大大回覆~~剛剛...(恕刪)


沒問題,我只是路過,看到你對於姿勢跑法有誤解,這可能也是其他剛接觸的跑者心中的疑惑,我就雞婆的來回覆一下。借此也澄清一些觀念。
美國名將麥可強森美國名將麥可強森美國名將麥可強森美國名將麥可強森美國名將麥可強森
跑姿怪+1
雙手放鬆垂直微擺動
有點類似踢小正步那樣? (膝蓋沒打直)
或是只用單邊擺手,有點難解釋的姿勢...
步頻跟速度一樣可以維持

除正常跑姿外,會換成這種放鬆的跑姿狀態


【普遍對姿勢跑法最大的誤解是:把「前足著地」當成「踮腳跑」】
《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在台灣已經出版4年了,演講會後或信箱裡總是有不少跑者提到姿勢跑法幫了他/她們許多,但也有許多跑者說這種跑法害他們的小腿很不舒服(疼痛或是受傷),一問之下幾乎所有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他/她們都誤把「前足著地」當成「踮腳跑」,兩者的差別在於後者強迫腳跟在落地時不觸地,只用小腿撐住落下的衝擊→這當然會受傷啊!
這些跑者主要遺漏了姿勢跑法所一再強調的重點:前足著地只是當你做對了所有的事情之後的結果,它並非我們要主動追求的跑姿。
尼可拉斯博士的團隊傳來了一段關於「前足著地」的說明文字,仔細說明了這種著地方式的好處在哪,翻譯如下:「前足著地是跑步時最好的落地方式,但這並不是要你用腳尖落地或踮著腳跑。我們所說的「前足」是指腳掌前方圍繞著蹠骨和趾骨的部位。如果你觀察前足著地時腳底板的壓力軌跡,你會注意到落地點不是在蹠球部,而是在前足外側,接著才轉移到內側的蹠球部。壓力轉到蹠球部之後,為了提供穩定和平衡,腳跟也會跟著輕微碰觸地面,接著壓力轉移至前方。當你以此種方式落地,由於關節未鎖死,這讓你的肌肉可以吸收三倍體重的落地衝擊。而且因為你落在重心的正下方,所以剎車效應可以減到最低,關節也不再緊繃。前足著地轉換到關鍵跑姿的跑法是最有效率的移動方式,而且這也被證實能有效減少膝蓋50%的異常負荷。此外,前足著地的支撐時間最短,也能夠最有效地利用肌肉肌腱的彈性,使你的每一步都更省力。」
==
他們同時也傳來一張詳細的說明圖,我把它譯成中文重製,其中很清楚地說明了姿勢跑法所提倡的前足著地在實際落地時的軌跡為何。
其實著地方式不是我們在跑步時要主動追求的重點,它只是顯示跑步經濟性的一項重要指標
跑步的三個核心元素是:關鍵跑姿、落下和拉起,並沒有著地。也就是說著地並非姿勢跑法關心的重點。因為「前足著地只是『前傾』與『自由落下』的結果,並非我們要追求的技巧」,所以很多人以為姿勢跑法就是前足跑法(但事實並非如此)而只把腳跟著地改成前足著地,但這完全錯失了姿勢跑法的核心精神--利用地心引力「自然落下」。既然是「自然」落下,就不該刻意追求。因為只要自然,前足著地這件事會自動發生;只要刻意,就會變成腳跟著地或踮腳跑。
若你把注意力放在前足著地這件事就不自然了,注意力應該放在快點把腳掌從後方拉回到關鍵跑姿,僅此而已!
姿勢跑法的重點其實不在於「怎麼著地」這件事,重點是怎麼快點『拉回』到關鍵跑姿!著地會自然發生,不用刻意而為。」落下與著地的過程應該是很自然的,在落下的過程中:放鬆的腳踝是腳趾低於腳跟,所以落下時自然前足先著地。此時若步頻低於180bpm,接著腳跟也會輕微觸地;若步頻高於180bpm,腳跟來不及著地就會離開,這不是踮腳,而是因為步頻太快了,快到腳跟來不及著地就離開。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