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我以為再也不能跑了

你的人生還很長.追夢不能當飯吃.三思而後行吧~換一個人工漆蓋是很貴的

一個月下來
只敢做些騎腳踏車的運動
偶爾跑跑步機20-30分鐘, 以10分速(6KM/hr)跑...
慢慢地增加速度
上星期試著從6KM/hr逐漸增加到12KM/hr,
一增快12 KM/hr的速度
很明顯地膝關節就感到痛
以前會堅持忍著痛跑完
但現在學乖了
馬上就減速
一個月了
真是難熬啊!

今天去慈濟中醫看看
大概也看多了我這種案例吧!
醫生很老練地說: 我給你個建議,就參考一下, 以後要跑步用80%的力量去跑就好


真的是很難啊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今天覺得完全好了
可是剛看到這篇文章: 為什麼舊傷總是纏著我?

===
...
一旦受傷之後即使韌帶看起來已經長好了,但是它的功能卻不一定恢復了,所以早期治療的主要目標是讓韌帶組織的纖維接好長好,就可以應付基本的日常生活動作,但如果接下來還想要回到球場上,最重要的就是要重建受傷韌帶的「功能」。
...
在休息等待韌帶復原的這段時間,受傷膝蓋那邊的腿部肌肉或多或少都會有萎縮的情況,因此協助膝關節穩定的肌群力量便會減弱,如果此時就開始劇烈運動,韌帶就少了強壯有力的穩定肌群保護,會承受比受傷前更大的拉扯力,因此再次拉傷撕裂的危險性就更加提高了。
...因此,運動傷害後的復健絕對不能只是針對韌帶的組織本身,功能性復健是讓運動員重回場上最關鍵部分,這包括了韌帶本身功能和相關穩定肌群功能的復健,同時也必須將不同運動項目所需要的動作特質也一併考慮進去,這樣設計出來的復健計畫,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復健計畫,也才能成功幫助運動員避免這種舊傷一再重演的噩夢。

===

忍字頭上一把刀
熬字底下一把火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受傷後到現在
每個星期都慢慢地增加訓練的強度...

兩個月了...
從十分速跑都會痛
到昨天已可用五分速跑個20分鐘
跑後不會感到膝關節有任何異狀
只是跑時覺得腿力還沒恢復

還要再一個月才能恢復到以前吧!

要回到比賽,看來是沒問題了
但年底前可能只能參加半馬就好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從七月受傷到現在...
四個月的復健練習只敢在跑步機上進行

傷後的第一次回到實路面上跑
剛好就是貓空路跑,因為報名前還沒受傷...

賽前就知道狀況還不如去年的同期
可能只有恢復了八成
所以跑起來比較沒有一定要衝的壓力
一切以不要受傷為原則



沒想到
下坡的重力加速度讓我瞬間體會到世界一流好手的感覺: 3 min/km

只能瞬間體會
真的是差他們一大截
他們是42公里都以這樣的pace在跑...

下午睡了一覺後
除了一起來時身體有一點痠痛外
重要的兩膝都卡好

我回來了.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樓主好強
恢復健康的雙腿
真是恭喜

有在跑步的人都知道受傷停跑的痛苦

ICQ921 wrote:
樓主好強恢復健康的雙...(恕刪)


恭喜恢復...

幾年前也是很愛跑步, 幾乎天天跑, 加班到快十二點一樣去跑

有次跟同事下班打籃球受傷, 等幾天以為好了就忍不住去跑步

沒想到跑了後越嚴重, 連走路都痛, 休息了兩個月走路不痛了又去跑

結果跑了 5K 左右又開始痛, 屢試不爽, 加上結婚, 兩個小孩陸續出生

最後一停就是兩、三年...

到八月幾個月才開始恢復跑步, 又是重頭開始練了

很懷念以前跑 10K 四分半配速輕鬆跑的感覺...

運動真的要持續而且以不能受傷為原則

ICQ921 wrote:
真是恭喜


matthew0129 wrote:
恭喜恢復


感恩啊!

愚蠢的人類總是失而復得後才知道可貴

有些事是失而無法復得的,那就是終身遺憾了

還好這次有救....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jerry.lee.taipei wrote:
感恩啊!愚蠢的人類總...(恕刪)


經過了快一年
趁今天有空,來更新一下...

去年底跑了台北半馬,無法1:30
今年初的渣打全馬, 也無法3:30

本想渣打馬後在開始從長計畫的
但渣打馬後, 右膝一直有問題

問題是,每次運動完右膝就會痛
貼布加休息後就會好,
但下次跑完後就會痛

這樣的狀況
完全不敢做速度的練習
只敢以五分速做練習

這樣做了半年後,右膝不痛了

但現在換左腳的跟腱痛

做了些功課
有些運動員曾經跟腱斷裂,Kobe Bryant和張嘉哲就是
所以要小心
又要開始與疼痛共處一段時間了

等跟腱痛好了,應該沒別的地方可痛了吧




對於酸民,我們有教化他們的責任。
你的還大有可為
安心拉


ming052930 wrote:
你的人生還很長.追夢...(恕刪)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