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跑步步幅加大的影響?

維持跑頻185spm在不同配速下跑姿的變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28K494xTU

姿勢跑法,Pose Runn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OHKjP8fVZw
macg4 wrote:
...我想就是後抬腿的高度及收腿的速度,
抬得越高,收得就越快,...(恕刪)


我覺得 "後抬腿" 這個詞我會比較容易搞混.
基本上, 支撐腿在達到前傾最大角度 (失重) 之後, 不必再往後加大角度 (失重後, 腿硬要往後再抬沒有任何推進意義, 反而讓腿復位的行程增加, 增長腿擺動的時間, 使步頻減慢), 而是該開始往前(單)擺了.
我比較喜歡用 "提腳", 腿往前擺的同時 "輕快把腳朝屁股方向提起" (腳不要用力踏蹬推踢地面) 這些詞.
跑快時, 腳更提的高些, 單擺擺長更短, (自動的, 人不必出力的) 擺動速度更快.

macg4 wrote:
步頻的循環效率提高,但跟步幅我是覺得沒什麼關係,
步幅跟個人的身體條件比較有關係...(恕刪)


葡萄可樂 wrote:
我天天跑十公里,步頻始終固定在 180
(我全程聽節拍器跑,也不感覺麻煩,純粹習慣了)
暖身跑七八分速也是 180
輕鬆跑六七分速也是 180
正常跑五六分速也是 180...(恕刪)



考慮一下5分速/K 和 3分速/K, 如果 5分速/K 用 180步/分,
那步幅不變的話, 3分速/K 須要用 300步/分,
Usain Bolt 跑百米也 "只有" 256步/分.

而如果 5分速/K 用 180步/分, 代表每步長 1.11米,
那步頻不變的話, 2分速/K 須要每步長 2.78米,
Usain Bolt 跑百米 (1:36分速/K) 也 "只有" 2.44米/步.

不論如何搭配..
不要刻意用力使步幅加長,
不要刻意用力使步頻加快.
這些都只是正確加速後的結果.
一般來說最後結果是步幅調整的比率會比較高些.
個人覺得跑姿再怎麼調整到最合適的狀態
想要跑得快
還是要取決於心肺能力跟腿部肌耐力
心肺能力尤其重要
有些天生心肺能力較差的人
步頻加快或步幅跨大後心率馬上提高
這時就算你的跑姿再怎樣正確也是撐不久
逆轉騎士 wrote:
個人覺得跑姿再怎麼調整到最合適的狀態
想要跑得快
還是要取決於心肺能力跟腿部肌耐力
心肺能力尤其重要
有些天生心肺能力較差的人
步頻加快或步幅跨大後心率馬上提高
這時就算你的跑姿再怎樣正確也是撐不久


這是當然啦~

這話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 心肺能力, 肌力, 耐力, 爆發力, 協調性,... 再好的人,
如果某項運動技術不佳, 從事那項運動的成績也不會好.

另外天生心肺能力較差的人 (像我) 也不必太沮喪,
根據丹尼爾博士研究,
- 心肺能力可靠 "正確" 訓練增進 (其中 "正確" 我私下認為, 根據個人經驗, 也包括跑步技術正確);
- 最大攝氧率較差的人, 跑步成績不見得比最大攝氧率較大的人成績差.

葡萄可樂 wrote:
我天天跑十公里,步...(恕刪)


這是我之前跑步一直沒有得到的答案。
步頻維持一致(如180,175 185不等),但為何跑一段時間會有快有慢,或是想藉著練習增快自己的分速時,顯然步幅的改變是必然的。但是要加大步幅又會導致整個身體跑姿的改變。那不改變步幅改變步頻,但是步頻記得180為原則(少點,多點適合自己就好)但這樣下來,可能步頻的改變幅度要增加一二成(應該也不好)。

樓上有提到身體前傾,這在姿勢跑法中是重要的概念,但是在加快速度上好像與步頻應是同樣的效果,但是前傾讓重心往前跑起來應會更省力。

在概念上要跑快(藉著練習後)到底是步幅要變快,還是步頻變快? 或一起變快皆有???
我自己的經驗,除非真的是用很慢很慢的速度跑~

不然我的步頻大部份都會都落在180~195之間,不管是輕鬆跑還是全力衝都一樣~

唯有步幅的差異,加速的時候步幅就會自然的拉大了,步幅從0.8x到1.2x都有~

簡單說我從我的數據觀察的結果就是:

跑的慢,就比較多往上跳的力,步幅就短,振幅也多,觸地時間也多~

加速後,比較多往前的力,步幅自然拉長,振幅也變低,觸地時間也變少~



--- 稍微增加腳收回的高度, 利用科氏力 (角動量守恆) 使後腿在半空中更快速的復位到前腿 (自然的重力單擺, 不要刻意用力使腿往前復位).

請想像打棒球時的揮棒(絕對不是球來就打~~~),握長棒、握短棒的揮棒姿勢,所花費的力氣是不一樣的,當然是握短棒所花費的力氣較小。
再把整隻腿想像成一支球棒,如何花較小的力氣去轉動大腿,你就知道最上面那句話是甚麼意思了。
小腿快抽筋,代表你是用小腿在跑,跑步固然需用到小腿,但不是主要靠小腿的肌力在前進,不要說全馬,想半馬全用小腿,肯定廢掉,樓上說的很有道理哩,光是步幅加大也是煞車再說沒那心肺跟肌力也是撐不久,我步幅都在195做左右,步幅也不大,但那是因為我有抽菸(雖然抽不多),高步頻也沒用,前傾開不大,我最主要是心肺(抽菸真不好),大多用5分多速在開.思考一下...
其實跑步可簡單可又不簡單
但步頻我覺得大約180上下應該是最舒服
以小弟為例
速度由5:40一公里
到全馬理想速度4:55
到最近TEMPO 4:10都是180上下
當然INTERVAL練400米1:20或800米2:50會比較高一點
但都不超過185

如果單純衝一次400或800米步頻可超過200
但也太過辛苦

我猜自然來說180不是沒有道理
但步距增加不必犠牲步頻

還有是步距加大而肌肉跟身體協調不來的話其實衝擊力更大更易受傷~
個人覺得上半身的彈性也很重要。

侷限在腳的頻率距離。速度似乎起不來。個人覺的要帶點彈性

但是腳要夠力。重訓要很紮實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