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慢跑時的姿勢

ken4狼 wrote:
但我倒是不知道多數慢跑鞋的設計是以腳跟落地為主
這是真的嗎??

這大概得從NIKE的歷史談起,而「天生就會跑」這本書裡也有提到

如果非提倡腳跟著地的方式,跑鞋是不會把鞋跟做得這麼厚,還加進氣墊的
人類天生的腳跟與腳掌、腳趾都是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而跑鞋的設計強調其緩衝、避震而刻意將鞋跟高度提高
為的不就是要你用鞋跟去著地,來達到所謂的避震及緩衝
除非是赤足款鞋、馬拉松鞋以外,穿著其他跑鞋要你自然地用前腳掌先著地,並不容易
就因為它的設計就是要你腳跟著地的,應該不難理解吧!

只是鞋商所講的,跑鞋的避震及緩衝,真有達到保護腿腳的效果?
我不敢說沒有,但是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可以證明就是了
建議樓主還是用前腳掌着地跑步,

可以參考"跑步,該怎麼跑"這本書,(姿勢跑法)

裡面有詳細的研究唷,

或是自己用兩種方式分別跑看看,

由身體的反饋就知道答案了。(但還是要小心別受傷)

關家良一說他會輪流用不同地方著地。

腳跟著地全馬破3的人也是有,腳也沒殘廢。
個人試過前腳掌著地、後腳跟著地、全腳掌著地等跑法
發現只有一種姿勢最舒服、也最持久
那就是無聲跑法
也就是說
不管是哪個部位先著地
腳著地時一定要輕
跑起來是沒有聲音的
這樣子最不容易受傷、也最容易持久地跑下去
經驗分享:樓上說的很好,小弟也是著重在落地時力量施放,不管前後落地都一樣,跑步時我會交替著變換!因為後期體力影響一直持續同部位落地也是會累!但~還是要以個人習慣舒適為主!還有步距跟頻率也會影響落地的位置!
這要看探討的面向為何?問的是運動效率?還是受傷與否?

就我目前的體會,不同姿勢、不同落足點,差別只在於運動的效率。在不同的配速下,姿勢當然也不可能一樣。像許多六分速、七分速、甚至到八分速的跑者,卻執著於要跟頂尖三分速跑者一樣的跑姿、一樣的落足點,這樣去模仿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慢速卻要模仿競速的姿勢,反倒畫虎不成反類犬了,跑起來也綁手綁腳,還可能導致受傷。

市民跑者想問的是健康,那哪裡著地都一樣,重點在於腳步是否輕盈,如果以前腳掌中足落地,但無法做到下腳輕,減少衝擊力道,那也只是傷害的轉移罷了......

慢跑會帶來的傷害不只有膝蓋,除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受傷方式,減少衝擊力及將反作用力順水推舟帶出身體的跑步方法才是根本,但這是否能感受得到,就要看慧根了,如果只把焦點放在哪裡落地會造成受傷,其實都是錯誤的討論面向......

緩衝避震的跑鞋是現在的跑鞋科技,會直接引導你足跟落地,若是強行改成前足落地,對腳也不見得是好事,反倒是一種與鞋子的抗衡,誰能保證跑久了不會有其他的傷害?如要練前足落地,最好讓一切回歸於自然,便是所謂的赤足跑,或是盡量挑前後足差小的鞋子。



Rhys Lou wrote:
這要看探討的面向為何...(恕刪)

同意您的觀點

重點在於輕盈的落腳,非落腳的部位或方式
前掌、足跟如何落地是結果,非跑姿正確與否的唯一依據

而赤足跑是目前為止,對於落腳輕重是最有效的檢驗與訓練方式
從足部的反饋,能自然而然地導正自己的跑姿
姿勢跑法+1

有參考比自己瞎跑好

腳跟著地,然後柔順轉換腳掌

很是有難度,我是辦不到
可以找找以前得過馬拉松冠軍跑者的跑姿影片

會發現各種古怪的跑法

然後自己跑時,就會知道最正確的跑姿就是自己身體覺得最舒服的跑姿


ps:日本節目有個小技巧,跑步時,腳步聲越小膝蓋負擔越小,可以試試看
請問慢跑姿勢可由鞋底磨損狀況觀察嗎?
Armstrong Lo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