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rider 16是不是適合腳跟著地跑法??

腳跟厚底 不一定要腳跟先著地的跑
姿勢跑法一樣可以會讓腳跟著地(重點在於抬腿 不用拘泥著地方式)
全腳掌著地跟前掌先著地一樣需要讓腳板保持彈性
厚底可以讓腳跟著地一瞬間反彈離開地面
對於小腿肌力不購的跑者可以減輕負擔

從小到大 慢跑我也是都腳跟先著地
直到前年跑半馬 (穿薄底馬拉松鞋) 跑到腳踝關節會痛
才開始思考 全腳掌著地的方法來分散腳跟跟膝蓋的負擔

腳跟著地的確不要選太薄的底,
專業的跑者跑起來看起來很像腳跟著地是因為他們步幅都很大
而且肌力強,穿馬拉松鞋一樣不容易傷害

以上個人體驗
小弟路跑中年魯蛇 月跑量約80K
目前跑長距離20K以上 還是以傳統腳跟緩衝的亞瑟士nimlus 15 跑起來最輕鬆
另外brooks connect2 跟 asics 馬拉松鞋ekiden 跑遠都爆小腿

承mobile勸敗傳統
預算允許可以嘗試不同的跑鞋,不同的跑姿
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補充
樓主不用拘泥一定要前腳掌
pace不夠快用前腳掌跑起來反而怪
Wave Rider 16 我累積跑了約280 KM,
記得去年一開始穿的時候,
覺得鞋底彈性很好,
跑起來的時候放心的往地面採,
順著回彈的力道起腳跨步,
速度比平常練習時還快....

不過那時候是用腳跟著地跑法,
後來在去年底開始練習姿勢跑法後,
慢慢的覺得穿 Wave Rider 16 跑起來不大順....
而且跑步的著地聲音變大了...
總覺得腳跟的位置有拖到、磨到的感覺....

我也是猜是因為這雙鞋的 heel toe drop 是 12mm,(google 國外的 Mizuno 網站才找到)
相較之下,
我另一雙鞋的 heel toe drop 為 8mm 跑起來順多了....
以上為個人經驗,提供參考
去年五月底購入這雙,跑起來感覺就是強迫人用腳跟跑
後來八月多膝傷,休養到十二月才能繼續跑步

那時跑起來膝蓋很敏感 (那時膝傷是十字韌帶磨損+膝蓋積水)
必須縮短步距,增加步頻,跑起來像原地踏步的感覺膝蓋的前髕腱才不會敏感
(這樣跑即使跑七分速EASY RUN,步頻還是有174~180)
很神奇的...穿這雙鞋又變回前掌著地了
不過跑的過程還是覺得那drop12mm實在很礙腳
但自己因傷而建立的跑姿這樣跑卻蠻舒服的
雖然嫌它重,但我腳丫天生就寬,還是穿著它去跑關仔嶺半馬,
全程機乎前中足著地,跑完膝蓋也沒出毛病,給您參考~



還是不習慣鞋跟這麼厚,但一定要4E寬楦鞋款的話~我想推薦RIDER17
我腳丫測出來就是4E寬,右腳還比4E更寬,想挑雙4E寬楦,又比RIDER16輕的鞋
也只有RIDER17這選擇了,怕又選錯鞋,我還穿著鞋在店內跑了幾圈

雖然RIDER17是RIDER16升級版,但穿上去卻覺得這兩雙鞋根本不像是哥哥跟弟弟的差別...
就像老爸在外面偷生只是冠同姓的兄弟一樣...

前後DROP差很明顯降低了,跑起來腳跟不再卡卡的,想要穿這雙鞋練姿勢跑法絕對沒問題
重量雖然單腳只差40g,但實際跑起來自己感覺是真的輕了很多
鞋舌感覺有特別加厚,鞋帶綁緊也不會有被鞋帶勒腳背的感覺

chun4563 wrote:
我也穿rider16...(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