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lin提出的看法也不錯,天賦也是重要因素,就像讀書,有的人讀書一小時就熟悉今日的課業,有些人就需要讀久一點。
運動也是,天份好的,短時間就會了,以球類運動為最明顯,講究技術面的,天份就佔一席之地,而天份因人而異。像我練習網球一年,還輸給朋友,朋友是我帶來練網球的,他只跟我練打一個多月,程度就超越我了。
還有另一種,就是跨領域的,從前是專攻球類或單車,玩票性質來跑慢跑,速度進步的神速,這樣的高手也是有。 記得單車版有腳踏車初學者提問,他說第一天牽新車,第一天騎車練習,環東北角均速27,快或不快?
均速27,已經能夠在環化賽 ( 環彰化 )排名前三分之一了。
沒想到他第一次騎腳踏車就能夠達成高手程度。
原來他已經具有兩三年慢跑經歷。
說到速度,當兵的期間,晨間或傍晚跑5000m,要求都很快速,印象是20分鐘,我都落後很後面。
退伍之後很排斥跑步,因為覺得5000跑20、15分鐘很累。
後來在河濱、操場看人跑步,好像也不像當兵時那麼疾速。
原來跑步也可以是慢跑,而不全是快跑。
_
有人為了減重而運動,我是為了讓自己更有體力/意志力而開始慢跑.我從大學時開始跑步,但頂多5~10km,是跑興趣的,也從不計算時間.幾分速對我來講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記得3年前體重為51~53kg(身高172),而在我將慢跑更密集後,體重目前穩定在62~63kg.血壓也一直控制在70/120左右.
就在去年9月,受大學同學也是跑友影響,嘗試將跑步距離拉長,看能跑多遠?目前已能不酸不痛完成24km(附圖為前天為準備渣打半馬在三重運動公園練習所跑,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路跑),期許日後有機會挑戰全馬.
我5年3班,已經跑了快30年,以後還會繼續跑下去!大家共勉之!



【麵包超人】 wrote:
說到速度,當兵的期間,晨間或傍晚跑5000m,要求都很快速,印象是20分鐘,我都落後很後面。
退伍之後很排斥跑步,因為覺得5000跑20、15分鐘很累。
後來在河濱、操場看人跑步,好像也不像當兵時那麼疾速。
原來跑步也可以是慢跑,而不全是快跑。
我當兵也討厭跑步,應該是說非常討厭,每次都是被S腰帶拉著跑,不過現在用慢跑方式,跑跑走走混完5km左右(平均要7分30/公里),心情完全不同,反而期待好天氣出去小晃一下.
可能5km對一堆高手而言算是熱身(或是根本就不是熱身),但對我來說,是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一個方式,沒有時間壓力,沒有同儕比較,甚至沒有喘到受不了的情形下,打混的這5km其實很開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