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1137 wrote:我參加全馬組4小時0...(恕刪) 我猜我應該見識少才覺得有點爛跑了只有一年參加了香港本地兩賽10K比賽一場半馬比賽初馬跑2013年的大阪到剛完成的香港渣打馬說實話同樣的銀級賽先不管路是否爛是否斜但補給我覺得比賽重要補給站並不是每個都設在賽程上每五公里的位置加上原本計劃可以拿香蕉巧克力的補給站都沒有補給我想對於大部分業餘選手來說都很吃力世界級選手不吃不喝成積應該不會差太遠高手們少了吃的影響應該不大但我這菜鳥就是靠這兩個補給站還有不知你是否香港本地人說實話我覺得那誇張的報名人數和社會投入程度根本不值得成為銀級賽事(?新聞有報導己經可以夠資格申請成為金級賽,因為有五名以上金級選手參賽,如果只計世界級選手的參賽人數去定金銀銅級,那我只辦幾次每次只用巨額獎金去吸引十幾個頂級跑手就可以每年升級?我想不會吧!)香港要努力呀!
JoJoYip wrote:我猜我應該見識少才覺...(恕刪) 我是沒參加過國外賽事3場10K都在本地跟這次初半馬路爛跟斜的問題,是說馬拉松應該要全程舖地跟平路嗎?相信至少是安全的吧補給問題電台廣播也聽了不少,殘念是的,我是香港本地人老實說我不關心它是銀級金級,我新手菜鳥咩我也只是說300元它對我來說"值得"可能大大太專業,比較各項銀級賽事的立場說話才有這麼多苦水香港人,放鬆下吧
我是跑去年,成績是404,創個人PB。只有吃到香蕉,沒有看到巧克力。如果單純跑步會很過癮,因為在封閉道路可以不受干擾。但也少了民眾的加油(除了港島的最後那幾公里),所以感覺比較孤單一點。相較於其它賽事,幾乎全程的夾道民眾(如芝加哥),那種感覺是截然不同的。但沒有民眾加油的賽事,感覺就少了一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