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的習慣,早上跑步,如果是20K以上的距離,一定吃個七分飽,休息過一個小時以上再下場。昨天的高雄馬,我四點鐘就起床,著裝和吃早餐,開跑後體力充足,前面至少放掉四個補給站,後面的補給站也是頂多把水壺加滿水,或是有什麼就吃一點點,不然吃太多,跑起來肚子會很難過的!
看蠻多跑者進了補給站就大吃大喝起來,好像進了吃到飽餐廳的感覺,這樣實在不好,起碼在跑步中胃部也要跟著運動,這種吃法我個人覺得不是很健康就是了。
其他的,我對這次身上的號碼牌蠻不滿意的,第一次遇到前胸和後背都要別號碼牌的賽事,然後晶片是包在號碼牌上,不是綁在鞋帶上,可見RFID電波是往人身上打,不是傳統上只打腳就可以,這樣也是很怪。再來,紙做的號碼牌真的很容易破,我背後的那張就破了兩三次,還好我是別在號碼帶上,隨時可以轉到前面來重新別過,只是跑完整張號碼牌就破破爛爛了,看來是很落漆的....
不過這次的交通管制有好有壞,好的是沒聽到去年鄉親很夠力的幹譙聲,壞的是被擋下來幾次,主辦單位在賽事和交通的妥協,就是要讓跑者的節奏被打斷,也讓我的跑步速率圖出現很離譜的深谷,怎麼看就是不舒服。
跑馬已經一年多,說實在的高雄馬辦的只能說還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不然有個先天上優良的主場,卻在諸多細節上沒注意到,實在是很可惜的。
敗家不歸路, 越走越恐怖
補給的部分就是中規中矩,我自己有帶水壺還有power gel兩包,
所以前20K沒進過站(為了避開人潮),
以前跑21K半馬時,只要早餐有吃飽,其實中間的補給站很少再吃東西,
通常都是水跟運動飲料而已,因為真的覺得血糖低的時候已經要進終點,
就直接準備吃午餐,
但是25K的超半馬還是建議大會要把補給做好,我還蠻喜歡吃小條77乳加,
熱量夠又有外包裝,可以拿著等到餓了再吃~~
交管就真的有點混亂了,聽到有交管人員跟機車騎士說,
自己找空隙慢慢督過去~~
這樣要交管何用?? 還好沒出啥大亂子~
至於市區中常常被擋下來,我是還能接受啦,
畢竟在城市中的馬拉松限制本來就多,
只要交管做得好,速度慢點也能接受(反正本來就不快

這次比賽唯一不滿的就是晶片號碼布,
領的時候還問了工作人員,晶片會不會掉,
他很有把握的回答 "絕對不會"
是啦,晶片是沒掉~~
但是因為跑的時候晶片一直晃動,15K後號碼布就被拉斷,
就在我的胸前晃來晃去,雖然沒有大的妨礙,但就一直擔心剩下三個孔撐不撐得住,
一路上也看到幾個跑友也發生一樣問題,
建議下次可以把孔打深點,免得號碼布一下就斷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