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我不太會縮小腹呼吸......

空氣,水及食物都是通過同一條口腔經過咽喉進入體內,一般來說空氣會經過呼吸道進入肺部,水及食物就進入腸胃,但是空氣也是可以進入腸胃,水及食物也會有誤入肺部而導致狂咳排出,或者需要動手術夾出的狀況。

不論哪一種呼吸法,空氣都可以進入腹部,只是一般呼吸的時候比較不會發生。建議您去諮詢醫生,以免一直守著不正確的觀念。



供你參考:
病理生理

胃腸道內氣體的增多主要是由于從外界進入胃腸道的氣體量增多、胃腸道內產生的氣體量增多、胃腸道吸收與排出的氣體量減少所致。

1.吞咽大量氣體 在吞氣癥或頑固性嗝逆、長期精神緊張、憂慮的患者,常因反復噯氣、惡心或吞咽唾液等而同時吞入大量的空氣。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腸梗阻時,患者因腹痛而致腹式呼吸減弱,故使呼吸加快,大量空氣隨呼吸加快而經口進入胃腸道。

http://big5.wiki8.com/fubuzhangqi_36007/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 不論哪種呼吸法,...(恕刪)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 不論哪種呼吸法, 空氣都只進出肺部, 不會進出腹部.

- "腹式呼吸" 是指, 動員腹部的肌肉, 推拉橫隔膜, 幫助增進呼吸的效率 (但空氣還是只進出肺部).

visili wrote:
空氣,水及食物都是通...(恕刪)


- 就如你附的資料上面寫的清楚.. 空氣流進腹部是 "病理" 不是 "生理".
(基本上腹腔不像肺部/肺泡, 相對外界空氣有負壓, 空氣不會主動流到那裡)

- 空氣進入腹部在運動生理上沒有作用. (白話: 空氣進入腹部沒辦法幫助你增進運動表現)
- 就如你附的資料上面寫的清楚.. 空氣流進腹部是 "病理" 不是 "生理".
(基本上腹腔不像肺部/肺泡, 相對外界空氣有負壓, 空氣不會主動流到那裡)

- 空氣進入腹部在運動生理上沒有作用. (白話: 空氣進入腹部沒辦法幫助你增進運動表現)


我只是懶惰,所以順手貼了一段來讓大家瞭解腸胃中有氣體的現象是存在的,事實上腸胃中有氣體是每個人存在的正常現象,胃腸道內的氣體,主要有二個來源:一部份是由口腔吞入空氣,另一部份則是大腸內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發酵產生的。前者的主要成份是氧和氮,其中氧是很容易被吸收,而大部分的氮則跑到大腸,並混合在大腸細菌產生的氣體中,形成所謂的胃脹氣(flatus)。通常成人的腸胃道中隨時存有200C.C.的氣體。然而每天進入大腸或在大腸形成的氣體就有7至10升,排出去的平均才600 C.C.,其他的大部分則是被吸收了。

我只是不想你的錯誤的發文去誤導其他版友,因為我看到你回應很多人的文章中,寫了很多次的空氣只會進入肺部,這是錯誤的「常識」.

重點不在於病理或生理的文字解讀遊戲,也不在於對於運動表現有無幫助,您如果喜歡玩文字遊戲,我就不再討論這個無聊的話題.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 就如你附的資料上...(恕刪)
visili wrote:
空氣只會進入肺部,這是錯誤的「常識」...(恕刪)


這是相對於 "腹式呼吸是把空氣吸入腹部" 的顯然錯誤敘述來說的.
不管練什麼呼吸方法, 都是為了使空氣從身體外部持續大量流進出肺部交換, 而不是使空氣進出腹部.
再者, 簡單物理學也表明,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 空氣沒辦法主動從身體外流進出腹部交換.
(你自己附的資料也寫的很清楚)

我自己也好奇我到底發過幾篇, 站內搜尋一下發現只有本樓, 何來 "回應很多人..寫了很多次"?
visili wrote:
重點不在於病理或生理的文字解讀遊戲,也不在於對於運動表現有無幫助,您如果喜歡玩文字遊戲,我就不再討論這個無聊的話題....(恕刪)



這篇的重點在討論腹式呼吸不是?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這是相對於 "腹式呼吸是把空氣吸入腹部" 的顯然錯誤敘述來說的.

.這點我同意

不管練什麼呼吸方法, 都是為了使空氣從身體外部持續大量流進出肺部交換, 而不是使空氣進出腹部.
再者, 簡單物理學也表明, 在正常的生理狀態下, 空氣沒辦法主動從身體外流進出腹部交換.

.其實我們在呼吸的時候,有一部分空氣是會被主動吸入大腸的,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以為空氣只會進入肺部

(你自己附的資料也寫的很清楚)

我自己也好奇我到底發過幾篇, 站內搜尋一下發現只有本樓, 何來 "回應很多人..寫了很多次"?

.因為您的回覆都很有內容,所以我會看到您的文章都會看幾眼,所以我看過幾次您有關腹式呼吸時空氣只會進入肺部的片段,不過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腹式呼吸並不是為了把空氣吸入腹部,但空氣確實是會自然而然的被吸入大腸(非腹腔,進入腹腔就慘了),但也會被排出。

如果換成「丹田呼吸」可能會較明白吧?
腹式是指用腹部的力量來呼吸,一般是吸氣脹呼氣收,但也有吸氣收呼氣脹的逆腹式,不過逆腹式比較難練到日常生活自然出現。

不單運動,唱歌和主持都會練到,這樣才能幾小時大喊也不傷聲帶。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