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可以利用爬樓梯+騎自行車訓練台來訓練慢跑嗎?


donny419 wrote:
還是以科學的觀點
大腿的白肌, 再怎樣練 都沒辦法持續超過5分鐘全力輸出?

這基本上和什麼白雞宏碁沒關係

人無法持續全力衝刺,是因為人體內的肝醣存量在全力下只能提供那麼一點時間的消耗

一旦肝醣用完,需要重新儲存,你就是跑不起來

所以即使是奧運選手,可以全力衝刺的距離也是有限的

不要以為高手平常就很快,代表他們當時就是在全力衝刺

對較弱的跑者來說那種速度當然要全力衝刺才可以達到,但對高手來說那只是輕鬆跑而已

zohar wrote:
這基本上和什麼白雞宏...(恕刪)


了解

所以我其實想問的是

這樣說好了

1. 用大腿推蹬的跑法

2. 用小腿小步幅的跑法


經過長久的訓練
是否有人可以用1.的跑法
跑完全馬?


還是說真正的高手
在全馬的過程中
其實會交互使用不同種的跑步姿勢, 讓肌群交互休息?
題外話
因為你剛提到葡萄糖耗盡是無法繼續運動的原因
跟之前所認知的不太一樣

查了一下
剛好看到這篇文章


http://www.taipeimarathon.org.tw/%E7%9F%A5%E8%AD%98%E5%9C%92%E5%9C%B0/%E5%B0%88%E6%96%87%E5%A0%B1%E5%B0%8E/bonk.htm



肌肉&肝中的葡萄糖 耗盡... 是否是撞牆期的主因?
答案似乎不是


肌肉和肝所儲存的葡萄糖有500G...並不是這麼容易耗盡的
何況在耗盡之前, 有氧機制就被啟動了, 脂肪才是更持久的ATP來源...
即便一個人體脂肪只剩5%, 要跑完全馬也不是問題


撞牆期
主因是大腦中的
葡萄糖耗盡
開始進入無行為能力狀態
既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腦... 當然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

因為錯誤的訊號來自大腦
所以幾乎是無法被克服的


當大腦葡萄糖濃度下降
(因有氧機制並不會發生在大腦... 因為那邊沒有脂肪... )
而大腦原本補充葡萄醣的來源 ... 肝醣分解... 又來不及 (就算分解也會被肌肉燃燒掉, 或在有氧機制中分解脂肪,變成atp給肌肉用)

就只能透過一個方式, 提高身體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
就是進食(只要即少量得碳水化合物就可以, 或是bcaa也行)
donny419 wrote:
題外話因為你剛提到葡...(恕刪)

人體內的循環系統是生化課一定會提到的

肝臟內肝醣存量非常非常少,差不多是不到一餐的量

只要有一餐沒吃,肝臟內肝醣就幾乎會耗盡,這時候會覺得非常飢餓

不過再等久一點,突然又會不怎麼餓了,就是因為身體開始使用肌肉內的肝醣

但問題是.....肌肉內的肝醣轉化速度是非常非常非常慢的(這和肌肉與肝臟內的酵素有關)

迅速將肝臟內的肝醣用完後,不代表身體會等速度的消耗肌肉內的肝醣

這時候只要全力衝刺百米或幾百米的人一定體驗過幾乎快要昏倒的經驗

就是肝臟內的肝醣迅速消耗完但肌肉內的肝醣來不及轉化有關

至於撞牆的原因,你自己引用的文章都寫了「撞牆現象可能因多種原因造成」,你應該先全部看完

另外動物很少會分解脂肪來產生ATP

因為想要分解脂肪分子需要非常多的能量,所以只要有其他獲得ATP的管道,代謝路徑就不太甩脂肪

這也是為什麼脂肪很難消除的原因,運動還不夠,一定要由飲食為主下去控制

造成脂肪需要長時間慢慢降低,無法短時間立刻除去(除非手術或是極端飢餓數天的狀態)

donny419 wrote:
了解所以我其實想問的...(恕刪)

真正的高手大腿和小腿都不太出力,黑色旋風各個腿都細的和火柴一樣就是例子

用大腿蹬當然也是一種跑法,但長跑不太會用

想看看人的體重都幾十公,你用雙手推舉幾十公斤的槓鈴可以推幾次?

腿的力量當然是比手強多了,但一場全馬下來你真有能力用力蹬幾萬次?

高手除非真的很疲累或受傷,不然是不會變換姿勢的

交換使用肌肉沒意義,因為不論怎麼交換,沒力的時候一樣沒力,不可能靠交換就休息到完全恢復
爬樓梯可以加強心肺功能,之前偶而會在樓梯衝刺跑,挺累人的。
練習上下樓梯的技巧訓練對跑上下坡是有幫助的,
練就對了啦!
以前我常爬象山,所以在跑上坡時很穩!
cdennis1214 wrote:
練習上下樓梯的技巧訓練對跑上下坡是有幫助的,
練就對了啦!
以前我常爬象山,所以在跑上坡時很穩!

經由旗山天后宮馬拉松之後,認同cdennis1214前輩分享的心得。

平常小弟都跑平路( 社區馬路 )、河濱、操場,以為慢跑者的大腿不需鍛練,只有單車愛好者需要大腿強度。

昨天參加了旗山天后宮馬拉松,爬山的上坡需要小腿,下坡需要大腿,尤其下坡時的大腿肌肉佔了重要地位。

由於下坡路段多,看到不少跑友有大腿抽筋現象,以前只在單車活動看到車友大腿抽筋。

醫院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表示大腿內側肌肉也是很重要的,而且需要內外側平衡。

大腿肌肉有很多條,我們一般民眾很難了解。

體育大學的體育系出身的選手、馬拉松教練、其他科目體育教練、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骨科醫生、復健科醫生...等專業人士有學過【運動解剖學】,會比較了解。 最好還是請教專業人士。


最近,我重新回憶去年看的網球賽,網球賽的慢動作重播,畫面是放慢動作,可以清楚看到選手滑步救球時,大腿肌肉的顫動,可見跑步、網球、單車...都須要大腿的訓練。
練樓梯有用阿,單車抽車1小時練心臟(之前有聽說有人抽車兩小時看電影)


報名越野賽事,或者改天登百岳,哪天單車要挑戰最高公路武嶺


你就知道你大腿很好用


瘋狂的爬押爬


真的要操小腿,跳繩會讓你鐵好幾天,最好是循序



跑步總是會退流行的
阿總0531 wrote:
單車抽車1小時練心臟(之前有聽說有人抽車兩小時看電影)...(恕刪)


飛輪能抽車2小時根本是神人

這兩天交叉訓練改騎飛輪

平常慢跑稍微摧一下心跳就往上衝到180

飛輪踩的要死還加阻力心跳才勉強衝到170

還妄想騎飛輪練間歇
自行車不會用到大腿的力量?????


你怎麼會有這種錯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